0人評分過此書

改變一生的莊子名言

出版日期
200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684586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超越世俗的灑脫智慧創建心靈的自由空間莊子是繼老子之後,最偉大的道家學者。道家的思想以老子為宗,莊子承其學而發揚光大。《莊子》一書,藉著許多生動的寓言,說明一個人應該如何努力,才能解脫人生種種的煩惱與痛苦,獲得精神上的完全自由。本書是闡述莊子名言的作品。自〈逍遙遊〉篇至〈天下〉篇,歸納232則莊子名言,先譯後解,通俗易曉,並摘錄經典名言,加以闡述發揮,既見《莊子》一書的精華,又賦古典以新義。將古人的智慧,化為我們生命的養料,一直是閱讀古代典籍的學習目標,但願本書的出版,能使讀者理解莊子的處世智慧,進而一生受益,讓生命變得更為璀璨亮麗。
  • 自序
  • 壹、導論
    • 一、莊子的人生理想
    • 二、莊子的逍遙世界
  • 貳、莊子名言析論
    • ○逍遙遊
      • 1.覆杯水於坳堂之上
      • 2.適莽蒼者三湌而反
      • 3.小知不及大知
      • 4.知效一官
      • 5.至人無己
      • 6.鷦鷯巢於深林
      • 7.庖人雖不治庖
      • 8.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
      • 9.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
      • 10.吾有大樹,人謂之樗
    • ○齊物論
      • 11.形固可使如槁木
      • 12.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已也
      • 13.大知閑閑,小知閒閒
      • 14.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
      • 15.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
      • 16.道隱於小成
      • 17.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 18.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 19.以指喻指之非指
      • 20.狙公賦芧
      • 21.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
      • 22.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
      • 23.民溼寢則腰疾偏死
      • 24.予惡乎知說生之非惑邪
      • 25.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
      • 26.既使我與若辯矣
      • 27.昔者莊周夢為胡蝶
    • ○養生主
      • 2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 29.為善無近名
      • 30.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 31.澤雉十步一啄
      • 32.適來,夫子時也
      • 33.指窮於為薪
    • ○人間世
      • 34.夫道不欲雜
      • 35.回曰:敢問心齋
      • 36.自事其心者
      • 37.形莫若就
      • 38.汝不知乎螳螂乎
      • 39.汝不知養虎者乎
      • 40.夫愛馬者
      • 41.山木自冠也
    • ○德充符
      • 42.自其異者視之
      • 43.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
      • 44.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 45.夫無趾,兀者也
      • 46.死生存亡,窮達貧富
      • 47.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
      • 48.吾所謂無情者
    • ○大宗師
      • 49.知天之所為
      • 50.古之真人
      • 51.其耆欲深者
      • 52.古之真人,不知說生
      • 53.死生,命也
      • 54.泉涸,魚相與處於陸
      • 55.夫大塊載我以形
      • 56.夫藏舟於壑
      • 57.夫道,有情有信
      • 58.參日而後能外天下
      • 59.其為物也,無不將也
      • 60.且夫得者,時也
      • 61.魚相造乎水
      • 62.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
    • ○應帝王
      • 63.汝遊心於淡
      • 64.老聃曰:明王之治
      • 65.無為名尸
      • 66.至人之用心若鏡
      • 67.南海之帝為儵
    • ○駢拇
      • 68.鳧脛雖短
      • 69.駢於拇者
      • 70.小人則以身殉利
      • 71.臧與穀二人相與牧羊
      • 72.彼其所殉仁義也
    • ○馬蹄
      • 73.夫至德之世
      • 74.夫馬,陸居則食草飲水
    • ○胠篋
      • 75.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
      • 76.跖之徒問於跖曰:盜亦有道乎
      • 77.彼竊鉤者誅
    • ○在宥
      • 78.聞在宥天下
      • 79.君子不得已而臨蒞天下
      • 80.汝慎無攖人心
      • 81.請問治身奈何而可以長久
      • 82.目無所見
      • 83.徒處無為
      • 84.萬物云云
      • 85.有土者,有大物也
      • 86.聖人觀於天而不助
      • 87.何謂道
    • ○天地
      • 88.天地雖大,其化均也
      • 89.無為為之
      • 90.藏金於山
      • 91.黃帝遊於赤水之北
      • 92.多男子則多懼
      • 93.泰初有無
      • 94.忘乎物,忘乎天
      • 95.有機械者必有機事
      • 96.而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
      • 97.執道者德全
      • 98.至德之世,不尚賢
      • 99.知其愚者,非大愚也
    • ○天道
      • 100.天道運而無所積
      • 101.聖人之靜也
      • 102.水靜猶明
      • 103.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
      • 104.虛則靜
      • 105.知天樂者
      • 106.夫帝王之德,以天地為宗
      • 107.上無為也,下亦無為也
      • 108.天地固有常矣
      • 109.夫道,於大不終
      • 110.桓公讀書於堂上
    • ○天運
      • 111.至貴,國爵并焉
      • 112.夫水行莫如用舟
      • 113.西施病心而矉其里
      • 114.名,公器也
      • 115.夫鵠不日浴而白
      • 116.性不可易
    • ○刻意
      • 117.夫恬淡寂漠,虛無無為
      • 118.聖人之生也天行
      • 119.形勞而不休則弊
      • 120.水之性不雜則清
      • 121.眾人重利
    • ○繕性
      • 122.古之所謂隱士者
      • 123.古之所謂得志者
    • ○秋水
      • 124.秋水時至
      • 125.井鼃不可語於海者
      • 126.吾在天地之間
      • 127.號物之數謂之萬
      • 128.大知觀於遠近
      • 129.計人之所知
      • 130.夫精粗者,期於有形者也
      • 131.以道觀之,物無貴賤
      • 132.以功觀之,因其所有而有之
      • 133.以趣觀之,因其所然而然之
      • 134.梁麗可以衝城
      • 135.物之生也,若驟若馳
      • 136.夫水行不避蛟龍者
      • 137.莊子釣於濮水
      • 138.惠子相梁
      • 139.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
    • ○至樂
      • 140.至樂無樂
      • 141.莊子妻死,惠子弔之
      • 142.莊子之楚,見空髑髏
      • 143.昔者海鳥止於魯郊
      • 144.萬物皆出於機
    • ○達生
      • 145.達生之情者
      • 146.夫欲免為形者
      • 147.夫醉者之墜車
      • 148.仲尼適楚
      • 149.顏淵問仲尼曰:吾嘗濟乎觴深之淵
      • 150.以瓦注者巧
      • 151.善養生者
      • 152.紀渻子為王養鬥雞
      • 153.孔子觀於呂梁
      • 154.梓慶削木為鐻
      • 155.工倕旋而蓋規矩
    • ○山木
      • 156.莊子行於山中
      • 157.無譽無訾
      • 158.方舟而濟於河
      • 159.東海有鳥焉
      • 160.道流而不明
      • 161.林回棄千金之璧
      • 162.君子之交淡若水
      • 163.形莫若緣
      • 164.莊子衣大布而補之
      • 165.王獨不見夫騰猿乎
      • 166.莊周游於雕陵之樊
      • 167.陽子之宋,宿於逆旅
    • ○田子方
      • 168.日出東方而入於西極
      • 169.草食之獸不疾易藪
      • 170.夫天下也者,萬物之所一也
      • 171.君子有其道者
      • 172.宋元君將畫圖
      • 173.其來不可卻也
    • ○知北遊
      • 174.知北遊於玄水之上
      • 175.生也死之徒
      • 176.萬物一也
      • 177.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 178.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
      • 179.東郭人問於孔子
      • 180.道不可聞
      • 181.大馬之捶鉤者
      • 182.有先天地生者物邪
      • 183.聖人處物不傷物
    • ○庚桑楚
      • 184.全汝形,抱汝生
      • 185.行不知所之
      • 186.兒子動不知所為
      • 187.宇泰定者,發乎天光
      • 188.學者,學其所不能學也
      • 189.道通,其分也
    • ○徐无鬼
      • 190.子不聞越之流人乎
      • 191.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
      • 192.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
    • ○則陽
      • 193.有國於蝸之左角者
      • 194.昔予為禾
      • 195.夫立不足則偽
      • 196.遽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
    • ○外物
      • 197.莊周家貧,故往貸粟於監河侯
      • 198.荃者,所以在魚
    • ○寓言
      • 199.寓言十九
      • 200.親父不為其子媒
      • 201.言無言,終身言
      • 202.惡乎然?然於然
      • 203.萬物皆種也
      • 204.彼來則我與之來
      • 205.大白若辱
    • ○讓王
      • 206.夫天下至重也
      • 207.帝王之功,聖人之餘事也
      • 208.今且有人於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
      • 209.以人之言而遺我粟
      • 210.養志者忘形
      • 211.知足者不以利自累
      • 212.身在江海之上,心居魏闕之下
      • 213.古之得道者
    • ○盜跖
      • 214.人上壽百歲
      • 215.小人殉財,君子殉名
      • 216.平為福,有餘為害者
    • ○說劍
      • 217.昔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
    • ○漁父
      • 218.人有畏影惡跡而去之走者
      • 219.不知處陰以休影
      • 220.謹修而身
      • 221.今不修之身而求之人
      • 222.真者,精誠之至也
      • 223.真悲無聲而哀
      • 224.道者,萬物之所由也
    • ○列禦寇
      • 225.巧者勞而智者憂
      • 226.聖人安其安
      • 227.聖人以必不必,故無兵
      • 228.宋人有曹商者
      • 229.正考父一命而傴
      • 230.莊子將死,弟子欲厚葬之
    • ○天下
      • 231.天下大亂,聖賢不明
      • 232.內聖外王之道,闇而不明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