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改變一生的孟子名言

出版日期
200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684576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品味孟子的至理名言找回迷失的純樸之心
孟子是儒家思想繼孔子之後的代表,他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生命勇士。他的「義無反顧」、「當仁不讓」,彰顯一個人的道德尊嚴和人生價值的追求。「我心安處是吾鄉」。如何才能求得大自由、大自在,求得一顆安定的心,是人生最為重要的課題。我們從《孟子》一書,可以尋得人生的幸福密碼;熟讀《孟子》一書,可以改變我們的一生;藉由孟子的名言,我們更可以在喧囂的塵世中找回自己。並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創造和諧美滿的人生。
本書的內容主要分為二部分,一是對孟子生平、人格、學術地位的介紹,旨在闡述孟子思想的現代意義;另一部分則是彙整孟子的經典名言,並逐一條列加以詮釋、評述和引申,以幫助讀者進一步瞭解孟子的中心思想。
  • 自序
  • 壹、孟子導論
    • 1 孟子的人生理想
    • 2 孟子的苦心
    • 3 孟子的有為與不為
    • 4 孟子的自得與自在
    • 5 孟子的人格特質
    • 6 孟子的憂患意識
    • 7 孟子論君臣
    • 8 孟子論孝道
    • 9 孟子論交友
    • 10 孟子論教育
  • 貳、孟子經典名言
    • 1 義利之辨
    • 2 五十步笑百步
    • 3 仁者無敵
    • 4 不為與不能
    • 5 緣木求魚
    • 6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 7 小勇與大勇
    • 8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 9 顧左右而言他
    • 10 國人皆曰可,然後用之
    • 11 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 12 四十不動心
    • 13 詖辭知其所蔽
    • 14 善養浩然之氣
    • 15 揠苗助長
    • 16 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
    • 17 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 18 惡辱而居不仁,是猶惡濕而居下也
    • 19 未雨綢繆
    • 20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 21 自作孽,不可活
    • 22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23 仁者如射
    • 24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25 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
    • 26 焉有君子而可以貨取乎
    • 27 受人牛羊而牧者,必為之求牧與芻
    • 28 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蝕
    • 29 舍我其誰
    • 30 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 31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 32 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 33 孝子仁人之掩其親,亦必有道矣
    • 34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 35 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
    • 36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 37 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
    • 38 何待來年
    • 39 予豈好辯哉
    • 40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 41 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
    • 42 惡死亡而樂不仁,猶惡醉而強酒
    • 43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 44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 45 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
    • 46 道在爾(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
    • 47 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
    • 48 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
    • 49 男女授受不親
    • 50 父子之間不責善
    • 51 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 52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 53 先聖後聖,其揆一也
    • 54 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 55 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
    • 56 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
    • 57 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 58 仲尼不為已甚者
    • 59 大人不失赤子之心
    • 60 深造自得
    • 61 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
    • 62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
    • 63 文王視民如傷
    • 64 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
    • 65 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
    • 66 西子濛不潔,眾人皆掩鼻而過之
    • 67 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
    • 68 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
    • 69 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
    • 70 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
    • 71 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
    • 72 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
    • 73 一鄉之善士,斯友一鄉之善士
    • 74 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 75 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
    • 76 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
    • 77 求則得之,舍則失之
    • 78 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
    • 79 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
    • 80 牛山之木嘗美矣
    • 81 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
    • 82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 83 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 84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捨魚而取熊掌
    • 85 舍生取義
    • 86 失其本心
    • 87 仁,人心也;義,人路也
    • 88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
    • 89 指不若人則知惡之,心不若人則不知惡
    • 90 不知養身者,弗思甚也
    • 91 無以小害大,無以賤害貴
    • 92 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弗能奪也
    • 93 有天爵者,有人爵者
    • 94 人人有貴於己者
    • 95 杯水車薪
    • 96 五穀不熟,不如荑稗
    • 97 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
    • 98 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
    • 99 人皆可以為堯舜
    • 100 夫道若大路然,豈難知哉?人病不求耳
    • 101 君不鄉道,不志於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
    • 102 好善優於天下
    • 103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 104 教亦多術
    • 105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
    • 106 莫非命也,順受其正
    • 107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
    • 108 萬物皆備於我
    • 109 行之不著,習矣不察
    • 110 人不可以無恥
    • 111 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 112 古之賢王好善而忘勢
    • 113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 114 待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
    • 115 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
    • 116 良知良能
    • 117 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
    • 118 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疢疾
    • 119 君子有三樂
    • 120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天下
    • 121 雞鳴而起,孳孳為善
    • 122 飢者甘食,渴者甘飲
    • 123 有為者辟若掘井
    • 124 士尚志
    • 125 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
    • 126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
    • 127 其進銳者,其退速
    • 128 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 129 仁者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不仁者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
    • 130 盡信書,不如無書
    • 131 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
    • 132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 133 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
    • 134 充實之謂美
    • 135 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 136 人能充無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勝用也
    • 137 君子之言也,不下帶而道存焉
    • 138 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
    • 139 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 140 養心莫善於寡欲
    • 141 君子反經而已矣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