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莊子文學及思想研究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39064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由18篇既各自獨立而又相互關聯的論文組成,匯集了作者多年來研讀《莊子》的心得。作者在書中對莊子散文的藝術特色、遺世獨立的人格精神,特別是對後世士大夫心理產生的巨大影響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此外,作者還對《莊子》內篇研究中長期存在的一些具有爭論性的問題,諸如孔子與顏回的形象與意義,莊子的至人、神人、聖人觀以及莊子世界的理論構架等提出了獨到的看法。
  • 壹、至人、神人、聖人辨析
    • 一、關於至人、神人、聖人的爭議
    • 二、至人、神人、聖人的精神境界與人格
    • 三、至人、神人、聖人的社會職守與屬性
    • 四、從得「道」之法看至人、神人、聖人之不同
  • 貳、《莊子》內篇孔、顏形象考論――兼談《莊子》成書時間
    • 一、《莊子》中孔門子弟的統計
    • 二、孔子形象在內篇與外雜篇中的不同
    • 三、接輿之歌的比較
    • 四、《莊子》中的顏回
    • 五、《論語》中的孔子與顏回
    • 六、《莊子》成書時間的推測
  • 參、莊子的聖人觀
    • 一、堯與「聖人無名」
    • 二、堯與卜梁倚
    • 三、現實社會的聖人
    • 四、聖人之用兵
  • 肆、莊子的神人觀
    • 一、神人的特徵
    • 二、神人的材與不材
    • 三、神人的大祥與不祥
    • 四、「神人無功」的現實內涵
  • 伍、莊子的至人觀
    • 一、至人與無己
    • 二、人世間至人的特徵
    • 三、「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至人
    • 四、至人「順人而不失己」的意義
  • 陸、《莊子》內篇道與德
    • 一、莊子內篇的道
    • 二、得道的過程
    • 三、修「德」是得道前的一個過程
    • 四、忘德是得道的關鍵步驟
  • 柒、莊子的處世哲學
    • 一、莊子處世哲學的基礎
    • 二、莊子處世哲學的對象
    • 三、「緣督以為經」的處世原則
  • 捌、莊子對寓言藝術的貢獻
    • 一、文學寓言的獨立
    • 二、寓言題材的開拓
    • 三、人物形象的刻畫
  • 玖、莊子寓言的人物形象
    • 一、比喻的巧用
    • 二、成功的心理刻畫
    • 三、側面描繪
    • 四、多層次的渲染
  • 拾、莊子散文的結構藝術
    • 一、三種結構方式
    • 二、結構的涵量與藝術美
    • 三、結構的嚴謹性與散文的進一步成熟
  • 拾壹、莊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 一、以字運氣 波瀾疊湧
    • 二、多方蕩漾 恣肆奇橫
    • 三、鏤空刻畫 精妙奇絕
    • 四、嬉笑怒罵 深蘊情致
  • 拾貳、莊、屈神話傳說運用的比較
    • 一、理智冷靜與張揚熱烈
    • 二、寄寓哲理與發揮放大
    • 三、樸素單一與絢麗斑斕
    • 四、冷若冰霜與美麗多情
  • 拾參、莊、屈藝術手法的異同
    • 一、「怪生筆端」與「白日夢境」
    • 二、「文斷意連」與「文連意續」
    • 三、「托物寓意以明道」與「香草美人以明心」
  • 拾肆、從「技」看莊子的藝術觀
    • 一、「技」與「道」的關係
    • 二、判別「技」美與否的標準
    • 三、「技」所表現出的藝術美
    • 四、對莊子否定人為藝術美的理解
  • 拾伍、寓言、重言與卮言
    • 一、先寓言、重言而後卮言
    • 二、先卮言而後寓言、重言
    • 三、卮言融合於寓言、重言之中
  • 拾陸、《莊子》的問對體散文
    • 一、問對體散文的特點
    • 二、《莊子》中的問對體散文
    • 三、《莊子》問對體散文對漢賦的影響
  • 拾柒、《莊子》外、雜篇對內篇文體的發展
    • 一、《莊子》中的三種文章體裁
    • 二、從議論性文字「卮言」到完整的議論文
    • 三、從寓言到敘事文學
  • 拾捌、莊子精神再認識
    • 一、莊子精神產生的現實土壤
    • 二、莊子精神的另一面
    • 三、莊子的認識論是調和其矛盾的中介
  • 後記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