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生死學雖然是新的學科,其內涵卻早已融入到民俗的生活之中,關注人們養生送死的終身大事,民俗中龐大生死學的文化景觀,可以發展成專業的民俗生死學,是當代生死學不能忽略的知識領域,經由民俗的禮儀操作可以深化與豐富化人們的生死體驗。民俗生死學是社會成員集體性的生活參與與文化創造,是生命活力依循文化傳統奔流的生存智慧,在養生送死的活動基礎下,共同建構出的普世性生存法則。
- 自序
-
第一章 緒論―民俗的生死關懷
-
一、前言
-
二、民俗的生命禮儀
-
三、民俗的臨終關懷
-
四、民俗的養生醫療
-
五、結論
-
-
第二章 民俗的生命禮儀
-
一、前言
-
二、生命禮儀的文化內涵
-
三、生命禮儀的文化功能
-
四、生命禮儀的文化治療
-
五、結論
-
-
第三章 民俗的婚姻禮儀―以元雜劇《桃花女》爲例
-
一、前言
-
二、桃花女的解厄法術
-
三、婚姻制煞―女性儀式的文化書寫
-
四、桃花女的本命樹
-
五、結論
-
-
第四章 民俗的生命觀與殯葬文化
-
一、前言
-
二、原始思維與原始宗教的生命觀
-
三、靈魂的歸宿世界
-
四、死後世界與殯葬文化
-
五、結論
-
-
第五章 民俗的喪葬禮儀
-
一、前言
-
二、鬼靈崇拜與祖先崇拜
-
三、引鬼歸陰
-
四、祭祖安位
-
五、喪葬禮儀的發展方向
-
六、結論
-
-
第六章 民俗的喪服制度
-
一、前言
-
二、喪服制度的形成
-
三、臺灣的喪服制度
-
四、喪服制度的文化功能
-
五、結論
-
-
第七章 民俗的生死信仰
-
一、前言
-
二、原始社會的生死信仰
-
三、生死信仰的四大主題
-
四、各種生死信仰的加入
-
五、當代生死償命的發展危機
-
六、結論
-
-
第八章 民俗的靈性觀念與臨終關懷
-
一、前言
-
二、民俗的終極信仰
-
三、民俗的靈性關懷
-
四、民俗的臨終照顧
-
五、結論
-
-
第九章 民俗的安寧療護
-
一、前言
-
二、人性與靈性的合一
-
三、養生與送死的合一
-
四、安寧與療護的合一
-
五、結論
-
-
第十章 本土化安寧療護的發展面向
-
一、前言
-
二、安寧療護的本土化需求
-
三、本土化理念的發展面向
-
四、本土化實踐的發展面向
-
五、結論
-
-
第十一章 本土化殯葬教育的發展面向
-
一、前言
-
二、臺灣殯葬教育的現況
-
三、臺灣殯葬教育建構的可能面向
-
四、臺灣殯葬教育發展的可能面向
-
五、結論
-
-
第十二章 民俗的醫療功能
-
一、前言
-
二、民間醫療的種類及其文化內涵
-
三、民俗醫療的和諧功能
-
四、民俗醫療的實用功能
-
五、結論
-
-
第十三章 民俗的醫療文化
-
一、前言
-
二、民間信仰與民俗醫療
-
三、民俗醫療的科學性
-
四、民俗醫療的文化性
-
五、結論
-
-
第十四章 民俗的巫醫文化
-
一、前言
-
二、巫醫的同源共軌現象
-
三、巫醫共構的宇宙圖式
-
四、巫醫形上的生命關懷
-
五、結論
-
-
第十五章 民俗的命運文化
-
一、前言
-
二、天命與命運
-
三、術數與命運
-
四、命運的精神醫療
-
五、結論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