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上海迷宮:一段以人性丈量中國的旅程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5/14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44572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楊猛的書有《史記》遺風。」
——楊繼繩,《墓碑》作者、史迪格.拉森獎得主

飢荒、內亂與外患構成了四○、五○年代以降的中國敘事,
在歷史洪流中被逐次掏洗的人性,最後如何與命運和解、共生?

中國從來不缺乏精彩故事,而是缺少對於歷史的忠實記錄。
睽違十年,楊猛又一中國觀察力作,盡現非虛構寫作名家風範——
跟隨楊猛的記者行跡走訪中國,一探這座龐大迷宮的詭密與真相。

===========================

本書是楊猛以記者分身行走中國,三次跨越「時」「空」的旅行。從上海孤兒的尋親迷宮,到白修德筆下的昔日中國,最後再進入西南邊境的法外之地,楊猛以獨特視角發揮記者筆工,以步行丈量中國,書寫出對過往中國隱藏於表象的人性面,真實而令人悚慄。

【輯Ⅰ_上海迷宮】

這是關於隱姓埋名的群體歷史,一段發生於五○年代,國家的孩子追尋血緣身世的悲劇。

揭開五○年代中國以「國家的孩子」包裝上海孤兒們的殘酷祕聞。有這麼一群在時代悲劇中迷失自我的人,年華老去之後試圖尋找落葉歸根之地。作者跟隨他們的腳步踏上尋親路,步入一段歷史與現實光怪陸離所交織的時光隧道。

【輯Ⅱ_白修德之路】

楊猛記者生涯最壯闊的行旅,現實與故聞雙線交錯,與白修德共譜穿越時空的歷史追索。

重走美國記者白修德於四○年代走訪中國的旅行路線,以途中見聞重溫逝去的新聞生涯,對照前人筆下所給予的故土震撼與人性試煉,記錄一段宛如野史般不被承認、卻又賦予抒情意義的個人意見。

【輯Ⅲ_薩爾溫江的戰士】

中國西南邊境的法外之地,宛如野蠻生長的國度,金錢利益與家族版圖的穩固是唯一法則。

本次貼身採訪堪稱是最危險的職涯見聞,楊猛遊走於西南邊境,記錄下沿途被視為禁忌與不見天日的人與事。在看似無序和混亂的邊緣地帶,有條理地爬梳當地金與權至上的家族對立,展現歷史敘事的多重視角。

===========================

這本書記錄的人性滅絕和人性復歸的故事,還原了一個時代的歷史。這種方式寫下的歷史,有血有肉,有情有景。
——楊繼繩(記者、作家,著有《墓碑》、《天地翻覆》)

●這一群孤兒的命運,折射出時代、社會、人性的方方面面。但詳細瞭解他們過去與現在的存在方式,殊為不易。經過艱難曲折的努力,楊猛做到了。
——雷頤(歷史學家)

●孤兒的尋親常常是徒勞的,但徒勞不等於沒有意義。楊猛先生耐心地將孤兒的努力與無力一一呈現出來,尋找親人的過程讓人絕望,也只有尋找可以緩解絕望。
——王曉漁(文化學者)
  • 自序 穿越中國的旅行
  • 輯Ⅰ.上海迷宮
    • 「上海孤兒」
    • 國家的孩子
    • 尋親大姐
    • 中國式尋親會
    • 記憶的迷宮
    • 無錫尋蹤
    • 告別上海
    • 分裂的DNA
    • 尋親不遇
    • 尋隱者
    • 又見上海
  • 輯Ⅱ.白修德之路
    • 重回嵖岈山
    • 消失的中國記者
    • 被遺忘的潼關
    • 洛陽的救贖
    • 出鄭州
    • 野史記錄者
  • 輯Ⅲ.薩爾溫江的戰士
    • 邊境南傘
    • 以果制果
    • 果敢二代
    • 群山的炮聲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