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中華民族祖先遺傳下來的大地與文化,非僅限於黃河、長江、粵江三大流域部份,同時還包括其周圍地區、民族的活動和發展。而蒙古(以及南西伯利亞)、新疆(以及中亞細亞)即是其中最早登場的人與地。因此本書分雙線來解明他們自身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諸型態,以及與漢族間的交涉和文化交流,實為一部古代蒙古、新疆史。
作者簡介:
姚大中
中央大學畢業,任東吳大學歷史系教授。
作者簡介:
姚大中
中央大學畢業,任東吳大學歷史系教授。
-
〔北方遊牧勢力的衝擊〕
-
草原遊牧社會與其獨立文化的形成
-
遊牧民族大躍動的歷史意義
-
草原經濟.遊牧文化的特質
-
騎馬、遊牧民族的起源
-
北亞細亞靑銅器時代與「胡人」
-
歐亞大陸遊牧文化圈連鎖
-
中國歷史演進的雙軌性
-
-
長城內外的對立
-
兩個世界的分隔標誌
-
長城的最初性格──國境線
-
漢朝攻勢長城與後代防禦長城
-
遊牧主動與其外向性
-
與耕地相斥的草原歷史路線
-
-
匈奴──北亞細亞大風暴
-
匈奴雄長的世界意義與其漢族依附性
-
北亞細亞最早的統一
-
婚姻.軍事.經濟.精神生活
-
遊牧封建與單于繼承法
-
匈奴聯盟中的漢人集團
-
-
戰爭與和平
-
巨大遊牧壓力下的漢朝和親政策
-
由和到戰十年間九次大遠征
-
從漠南無王庭到匈奴降伏
-
和平波折與北匈奴西遷
-
南匈奴進入長城後的質變
-
-
東胡.西羌.前期突厥諸民族
-
四──六世紀間新漢族誕生與草原新形勢
-
東胡.烏桓.鮮卑
-
從鮮卑遊牧帝國到投入長城後的北魏
-
戎、羌、氐、月氏
-
後漢政治痼疾西羌問題
-
草原「朝代」嬗代中的柔然
-
丁零.高車.鐵勒.突厥
-
-
-
〔漢族中國以西的世界〕
-
認識古代「西方」
-
二千年前漢族世界眼光的擴大
-
貴霜──大月氏與嚈噠
-
中亞細亞古代歷史的基本認識
-
中國史料與所指「西域」範圍
-
-
新疆與河西走廊
-
沃洲地理橱窗與人種博覽會
-
經濟繁榮面下新疆政治的向上
-
新疆歷史命運
-
河西走廊──吐魯番盆地
-
-
從「通西域」到「西域經營」
-
中國西方事業起點的「鑿空」
-
漢朝的新疆──中亞細亞征服
-
區域性共同防衞與都護統制體系
-
「三通三絕」的後漢西域支配
-
長史統治與高昌國成立意義
-
-
考古──古代學上的新疆
-
歷史壯觀復原與敦煌學
-
漢朝西長城制度
-
埋沒沙中的鄯善王國
-
南北道古代史閉幕
-
-
東──西方文化、商品交流的早期型態
-
中國對西方關係從混沌到開朗
-
外國通商.外國商人
-
世界性絲貿易與國際交通
-
古代世界東西大動脈「絲道」
-
古代西方的「中國」認識
-
中國容納外來文化的泉源與內容
-
中國文化傳播西方
-
-
- 主要參考書
- 版權宣告
- 封 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