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女主攝政,呂后為史上第一人。 《史記》載曰:「元年,號令一出太后。」 加之這位少帝,實是個身分不明的「偽太子」, 故後世史家,便將呂后稱制的數年間, 統稱為「高后」紀年,而不稱帝號。 ▎舂歌一曲成絕唱 ──自今日起,便不再有什麼戚夫人了,只叫個「人彘」就好! 「以煙火燻聾耳!」 「諾。」 「灌下致啞藥!」 「諾。」 「剜去雙眼!」 「這個……」 「再斬去手足!」 「……」 「扔到茅廁中去,任由生死。」 如意母子死後,周昌於府邸聞之,大慟,伏地望北泣道:「季兄,周昌負你,又怎有臉面苟活?」自此閉門不上朝,任憑呂后如何宣召,他只是不應。在家三年,竟至鬱鬱而終。 那惠帝受了一場驚嚇,亦是身心俱損,臥倒不起,竟然病了一年有餘。病癒後,亦不願再理政,只日日縱酒淫樂,此為後話了。 ▎十齡皇后登廟堂 ──今日為甥,明日為妻,這讓我如何叫得出口? 惠帝知太后意已決,事不可挽,躊躇了片刻,猛然起身,話也不說便走了。呂后知惠帝必不敢違拗,也就隨他去了,自己只忙著張羅娶媳之事。 古時娶親,須行「六禮」。呂后便喚來少府、宗正,命二人充作迎親的納采。 二人受命,擇了一個吉日,攜了雁、錦帛、玉璧及良馬四匹,為採擇之禮,至宣平侯邸求見張嫣。 可憐那張嫣,不過是十齡懵懂女,強為待嫁新娘,此刻著了盛裝,由八名侍女扶出,受「納采」之禮。 ▎劉氏枝葉遭風霜 ──難不成漢家之王,都要給美人之子來做了? 劉邦所生八子,多半凋零。僅存活二人,一為代王劉恆,與薄太后相依為命,屈居代地;一為淮南王劉長,係趙姬所生,由呂后撫養大,因而得存活。 呂后問政,至今已有八年。其間苦心布局,或廢或立,致使後少帝形同木偶。呂氏子姪遍布內外,其中已有三人為王,其中呂產、呂祿兩人,因高踞朝中,權勢尤重,與審食其勾連,已成難以動搖之勢。 如此,呂后既不敢公然坐龍廷,亦不欲還政,專以劉氏為表、呂氏為裡,將子姪親信四處安插,以便來日可放心離去。 ▎未央宮闕悲殘陽 ──太皇太后殯天了! 訃聞傳出,長安城內一片靜默。朝官多半在心中暗喜,卻佯作憂傷,事事閉口不言。呂產見眾人似有不服,便下令,百官不必至宮內哭祭了,僅劉、呂宗親可以入宮。 其時,未央宮內外,一派縞素,如同八月飄雪。劉、呂兩族宗親,各懷心事,絡繹來至前殿,列隊拜祭。 本書特色:本書為清秋子所著《漢家天下》第三部〈呂氏興衰〉。講述呂后專權的崛起與覆滅,闡述大漢王朝風雨飄搖的權力鬥爭。全書從呂氏權勢的巔峰到未央宮殘陽的悲涼,描繪了家國興衰,為漢室中興鋪墊序章。
- 內文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