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祛溼要方五苓散

出版日期
2025/03/26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416344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溫陽化氣,滲溼利水】 五苓散平衡體內水液代謝從經典醫籍到現代研究皆有驗證! ◎溼邪化解妙方本書以五苓散為核心,系統性地探討其經典理論、臨床應用及現代研究,為中醫臨床與科學研究提供全面參考。作為中醫經方之一,五苓散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不僅見於《傷寒論》、《金匱要略》等經典醫書,也在後世醫家臨床實踐中屢有發展。本書從歷史源流入手,分析方名釋義、藥物組成、配伍原理,並收錄歷代醫家的方論與評注,為讀者提供完整的理論脈絡。 【經典理論與歷史源流】 五苓散源於《傷寒論》,後經歷代醫家補充與發展,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本書在經典溫習部分,透過系統整理五苓散的方名釋義、藥物組成、作用機制等方面,使讀者能夠清楚了解其基本概念與臨床應用價值。此外,書中收錄了歷代醫家對五苓散的深入解析,包括張仲景、朱肱、王肯堂、吳謙等人的經典論述,並比較分析了不同時代的醫學背景與臨床思維演進,幫助讀者理解五苓散如何在不同歷史時期發展與演變。 【臨床應用與實踐探討】 本書中篇部分聚焦五苓散在臨床上的實際應用,從辨證論治的角度探討五苓散適應的證候,包括水腫、消渴、水逆、霍亂等症,並提供現代醫學對五苓散作用機制的補充解釋。透過臨床案例分析,詳細闡述了五苓散的加減運用,如結合其他方劑以增強或調整療效。此外,書中還強調臨證思維的靈活性,指導讀者如何根據不同病證靈活運用五苓散,使其更符合當代醫學診療需求。 【現代科學研究與發展趨勢】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對五苓散的研究已經超越了傳統的中醫理論框架,進入藥理學、臨床試驗及跨學科應用的領域。本書的下篇部分重點介紹現代實驗研究成果,包括五苓散在腎臟病、心血管疾病、腸胃病及代謝疾病中的應用,並結合臨床試驗數據,探討其作用機制與安全性。此外,書中還探討五苓散與現代藥物的聯合應用,如與利尿劑、降糖藥、抗炎藥的配伍研究,為未來的中西醫結合研究提供新的視角與參考。 本書特色:本書系統探討五苓散的理論基礎、臨床應用與現代研究,涵蓋歷史源流、方劑組成、藥理作用及臨證思維。透過整理經典醫籍、剖析歷代醫家論述,深入挖掘其核心機理與臨床價值,並結合現代醫學研究,探討其在多種病症中的應用與療效。全書兼具學術深度與臨床指導意義,為中醫藥研究者與臨床醫師提供專業參考。
  • 上篇 經典回顧
  • 第一章 基礎概述
    • 第一節 溯本求源
      • 一、經方出處
      • 二、方名釋義
      • 三、藥物組成
      • 四、使用方法
      • 五、方歌
    • 第二節 經方集注
    • 第三節 類方簡析
      • 一、苓桂朮甘湯
      • 二、茯苓澤瀉湯
      • 三、豬苓散
      • 四、豬苓湯
  • 第二章 藥理基礎與運用
    • 第一節 主要藥物的主治與功效
      • 一、澤瀉
      • 二、茯苓
      • 三、白朮
      • 四、豬苓
      • 五、桂枝
    • 第二節 主要藥物的作用機制
      • 一、茯苓
      • 二、澤瀉
      • 三、桂枝
      • 四、白朮
      • 五、豬苓
    • 第三節 五苓散的功效與主治
  • 第三章 源流探究與方劑解析
    • 第一節 源流
    • 第二節 古代醫家方論
    • 第三節 現代醫家方論
  • 中篇 臨證新論
  • 第一章 五苓散臨床概說
    • 第一節 古代臨證回顧
    • 第二節 現代臨證概述
      • 一、單方妙用
      • 二、多方合用
      • 三、多法並用
  • 第二章 臨證思維與實踐
    • 第一節 臨證要點
      • 1.著重機制
      • 2.明判體質
      • 3.方證歸納及說明
      • 4.疾病譜
    • 第二節 與類方的鑑別要點
      • 1.五苓散與豬苓湯鑑別要點
      • 2.五苓散與防己黃耆湯鑑別要點
    • 第三節 臨證思路與加減
      • 1.用方新思路
      • 2.用藥新認知
      • 3.隨症變化加減用藥
    • 第四節 臨證應用調護與預後
  • 第三章 臨床各論詳解
    • 第一節 內科疾病
      • 一、呼吸系統疾病
      • 二、循環系統疾病
      • 三、消化系統疾病
      • 四、泌尿系統疾病
      • 五、內分泌系統疾病
    • 第二節 骨科疾病
      • 1.腰椎管狹窄症
      • 2.腰椎間盤突出症
    • 第三節 婦科疾病
      • 1.經行浮腫
      • 2.異位妊娠術後口乾
      • 3.殘留卵巢症候群
      • 4.多囊卵巢症候群
    • 第四節 兒科疾病
      • 1.小兒尿頻
      • 2.新生兒黃疸
      • 3.小兒秋季腹瀉
      • 4.小兒流涎
      • 5.小兒遺尿
      • 6.嬰兒溼疹
    • 第五節 皮膚科疾病
      • 1.紅疹
      • 2.紅皮病
      • 3.局限性硬皮病
      • 4.血管神經性水腫
      • 5.陰部溼疹
      • 6.下肢丹毒
      • 7.帶狀皰疹
      • 8.尿道症候群
      • 9.結節性癢疹
      • 10.皮膚病合併水腫症
      • 11.慢性溼疹
    • 第六節 耳鼻喉科疾病
      • 1.梅尼爾氏症
      • 2.神經性耳鳴
    • 第七節 眼科疾病
      • 1.白內障術後角膜水腫
      • 2.視網膜靜脈阻塞繼發黃斑水腫
    • 第八節 其他
      • 1.遺精
      • 2.前列腺炎
  • 下篇 現代研究
  • 第一章 現代實驗研究
    • 第一節 五苓散全方研究
      • 一、五苓散對泌尿系統的作用
      • 二、五苓散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 三、五苓散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 第二節 主要組成藥物的藥理研究
      • 一、澤瀉
      • 二、桂枝
      • 三、茯苓
      • 四、白朮
      • 五、豬苓
  • 第二章 經方臨床應用研究
    • 第一節 五苓散衍方概述
    • 第二節 衍方各論及名醫驗案
      • 一、茵陳五苓散
      • 二、四苓散
      • 三、胃苓湯
      • 四、茯苓琥珀湯
      • 五、桂苓甘露飲
      • 六、附子五苓散
      • 七、茴楝五苓散
      • 八、春澤湯
  • 參考文獻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