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跨界想像:1980年代香港文學的建構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6/05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7685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藉由重返一九八○年代香港文學場域,提出歷史經驗的交錯與參照、關係的思考,以及媒介與文類的跨越。這三個研究問題與聚焦重點,一方面帶出文學邊界的多孔性,另一方面凸顯在這個對話過程中各個區域的境遇性實踐。

本書探討五份香港文藝刊物的位置與文學建構策略,以跨界想像重新思考一九八○年代香港文學的建構,強調文學發展的流動性,以及當時香港如何與不同地域之間形成對話與連結。無論是嘗試打造理想文化中國的《八方》;以香港為中介,連結各地華文文學的《香港文學》;提供香港本地作家發表園地並重思本土意義與現實的《大拇指》與《素葉文學》;或是並置嚴肅與通俗文學,形塑香港城市與視聽文化想像的《博益月刊》,都以不同的方式建構香港文學。這些不同的路徑以及各個刊物所開啟的議題,提供我們拼湊出一九八○年代香港文學發展的軌跡。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簡介
  • 目次
  • 序一 如此一九八○年代——序陳筱筠《跨界想像:1980 年代香港文學的建構》/熊志琴
  • 序二 跨界號上的斷想/陳智德
  • 導論 如何理解香港文學
    • 一、文學的邊界與對話關係
    • 二、幾種思考香港文學的方法
    • 三、跨界想像的思考
    • 四、本書章節安排
  • 第一章 一九八○ 年代香港文學場域
    • 一、香港文學浮現的脈絡
    • 二、不同語言的文學位置
    • 三、香港文學的正當性
    • 四、小結:文學建構與歷史過程
  • 第二章 香港文學的建構
    • 一、九七回歸前的香港文藝研究熱潮
    • 二、臺灣、中國和海外的香港文學論述
    • 三、香港文學建構在香港
    • 四、小結:香港的故事
  • 第三章 文化中國與理想的追尋:《八方文藝叢刊》
    • 一、《八方》的中介位置
    • 二、修補文化斷層與尋找中國現代文學的參照
    • 三、《八方》與臺灣
    • 四、小結:參照與轉化
  • 第四章 華文文學的連結與匯聚:《香港文學》
    • 一、《香港文學》的發聲位置
    • 二、香港經驗與中國現代文學
    • 三、境遇性的想像與可能
    • 四、小結:整合之外的視野
  • 第五章 本地文學的培植:《大拇指》與《素葉文學》
    • 一、《大拇指》與《素葉文學》
    • 二、描繪現實的方法
    • 三、培植本地文學及其外
    • 四、小結:本土性與世界性
  • 第六章 嚴肅與通俗之間:《博益月刊》
    • 一、《博益月刊》的城市文學、文化與視聽媒介
    • 二、城市短篇、城市小品與城市攝影
    • 三、流行文化與視聽媒介
    • 四、小結:再現城市的方法
  • 結語 重返的意義
  • 後記
  • 版權頁
  • 封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