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朱子的窮理工夫論

出版日期
2024/11/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0878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以南宋哲學家朱熹的窮理工夫論為研究對象,通過溯源式的檢討、理論本身的檢討、展望式的檢討等三個向度,探究這套修養論述的理論效力。

書中首先勾勒朱熹工夫論的輪廓並測定其要義,復探問這套理論出現之理據,即朱熹自「中和舊說」轉向「中和新說」下之窮理工夫論,此轉向本身是否合理?接著探討:作為修養工夫樞紐的「窮理」,本身既屬於「知」的活動,則又有沒有足夠力量去推動道德實踐之「行」?最後,立足於現代,朱熹的窮理之學能否解答當前文化世界的問題並啟示未來?

修訂版含四萬多字新增內容,就書中若干關節作了釐清和補充,並提出一些延伸思考。期望透過盡可能周延的文本詮釋及三種向度下仔細的理論探討,協助讀者較為全面地認識朱熹的窮理工夫論,並推進朱熹哲學的研究。
  • 修訂版自序
  • 初版自序
  • 導言
  • 第一章 朱子的窮理工夫論
    • 第一節 工夫與工夫論
    • 第二節 工夫論的角色及工夫論分歧的成因
    • 第三節 朱子工夫論的哲學前提:對「心」的特殊體認
    • 第四節 朱子工夫論要義
  • 第二章 朱子對「先識本心」的疑慮:轉向窮理工夫論
    • 第一節 問題的背景
    • 第二節 胡宏的「先識本心」
    • 第三節 朱子的三點質疑
    • 第四節 逆覺體證:一心之自識
    • 第五節 真正的疑慮:「發見」與「肯認」是同一種作用嗎?
    • 第六節 朱子工夫論轉向的詳檢與證成
    • 第七節 朱子的「是非之情」
  • 第三章 朱子論知行關係與實踐動力
    • 第一節 問題之由來
    • 第二節 真知即能行
    • 第三節 問題之深化
    • 第四節 「動力問題」之不圓滿答覆
  • 第四章 非獨斷與可修正:窮理之學的開放性格
    • 第一節 「復禮」作為對獨斷之制衡
    • 第二節 讀書窮理之教的開放性格
    • 第三節 文明對話值得預認天理嗎?
  • 結論
  • 附錄 再思朱子的「理」:「存在之理」還是「總文路」?
  • 參考文獻
  • 概念索引
  • 人名與學派索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