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张少康文集(第一卷):先秦诸子的文艺观.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钟嵘《诗品》

出版日期
2024/05/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34458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卷包括两种张先生早年学术代表作和一本经典概论。《先秦诸子的文艺观》系统梳理了先秦儒、墨、道、法及其他学术流派的文艺观念,为相关研究的拓荒之作,曾被译为日文在东京汲古书院出版。《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 以中西比较的视野,从艺术构思、艺术形象、创作方法、艺术表
  • 封面
  • 版权
  • 文前图
  • 《张少康文集》引
  • 第一卷说明
  • 目录
  • 先秦诸子的文艺观
    • 日译本序
    • 小引
    • 一 先秦诸子文艺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
      • 先秦诸子文艺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先秦诸子文艺思想的历史渊源
    • 二 以“诗教”为中心的孔子文艺思想
      • 孔子的哲学、政治、教育思想对他文艺思想的影响
      • 孔子文艺思想的特征及基本内容
      • 孔子文艺思想的保守方面和消极成分
    • 三 墨子从狭隘功利观点出发的反文艺思想
      • 儒墨显学及其在文艺思想上的分歧
      • 《墨子·非乐》篇中对文艺的狭隘功利观点
      • 墨子的“三表法”及其在文艺批评上的运用
    • 四 孟子对文学批评理论的贡献
      • “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
      • 孟子的文学批评理论和实践的矛盾
      • “知言养气”说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 五 崇尚自然、神化的庄子文艺思想
      • 老子的文艺思想
      • 庄子的哲学思想和文艺思想的关系
      • 标举自然之美,反对人工雕琢
      • 神妙化工的艺术创作论
      • 庄子文艺思想的浪漫主义特征
    • 六 荀子对儒家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在文艺思想上的体现
      • “言志”和“明道”相结合的文学思想
      • 《乐论》篇中对文艺和政治关系的论述
    • 七 韩非子“以功用为之的彀”的文艺思想
      • 商鞅对儒家《诗》《书》《礼》《乐》的批判
      • 韩非子“以功用为之的彀”的文艺批评标准
      • 重质不重文的美学观
      • 韩非画论中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
    • 八 其他先秦诸子的文艺思想
      • 《易传》中的文艺思想
      • 后期墨家的文论
      • 阴阳五行家的文艺思想
    • 结束语
  • 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
    • 韩译本序——致韩国的读者们
    • 前言
    • 第一章 论艺术构思
      • 一 虚静
      • 二 神思
      • 三 感兴
      • 四 物化
    • 第二章 论艺术形象
      • 一 物象和意象
      • 二 神用象通和拟容取心
      • 三 隐秀
      • 四 意境
    • 第三章 论创作方法
      • 一 实录写真
      • 二 奇幻夸诞
    • 第四章 论艺术表现的辩证法
      • 一 形与神
      • 二 假与真
      • 三 一与万
      • 四 虚与实
      • 五 情与理
      • 六 理与趣
      • 七 情与景
      • 八 意与势
      • 九 文与质
      • 十 通与变
      • 十一 风骨与辞采
      • 十二 法度与自然
    • 第五章 论艺术风格
      • 一 才气学习
      • 二 世情与体式
      • 三 八体屡迁,会通合数
      • 四 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 后记
  • 钟嵘《诗品》
    • 引言
    • 一 我国齐梁时代的诗论专家
      • 钟嵘的生平和思想
      • 《诗品》的体例和结构
      • 《诗品》的写作及其与书、画论的关系
    • 二 诗学批评史上的理论丰碑
      • “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诗歌本质的探索
      • 赋、比、兴的重新阐释
      •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诗歌的精神风貌与物质形式
      • 崇尚“自然英旨”,书写“即目”“所见”
      • “滋味”说的正式提出——论诗歌的审美特征
    • 三 五言诗和诗人的历史总结
      • 五言诗繁荣兴旺的历史必然性
      • 五言诗发展的概况和不同阶段
      • 五言诗人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
      • 五言诗人艺术水平的等级品第
    • 四 文学批评方法的杰出典范
      • 历史比较法
      • 理论归纳法
      • 形象描述法
      • 环境分析法
    • 小结——中国古代诗话的滥觞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