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张少康文集(第四卷):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研究 司空图及其诗论研究

出版日期
2024/05/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34459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第四卷包括专著两种。《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研究》系统研究了刘勰生平、思想和《文心雕龙》的文学理论,包括对其书体例结构、文学本体论(文之枢纽)、文体论(论文叙笔)、创作论(割情析采)、批评论(披文入情)、研究方法论(唯务折衷)等多方面的论述,亦阐发了《文心雕龙
  • 封面
  • 版权信息
  • 第四卷说明
  • 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研究
    • 前言
    • 第一章 刘勰的家世、生平和思想
      • 第一节 关于刘勰的籍贯和家族谱系
      • 第二节 关于刘勰父亲刘尚及其任越骑校尉和去世的时间
      • 第三节 关于刘勰的生年和入定林寺的时间与原因
      • 第四节 关于刘勰入梁后的仕宦情况
      • 第五节 关于刘勰的卒年
      • 第六节 关于刘勰的思想和著作
    • 第二章 刘勰的文学观念和《文心雕龙》的体例
      • 第一节 《文心雕龙》广义的“文”和狭义的“文”
      •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体例和结构
    • 第三章 文之枢纽——文学本体论
      • 第一节 《文心雕龙》的原道论——论文学的本质和起源
      •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征圣、宗经论——论文学的经典范本
      • 第三节 《文心雕龙》的正纬、辨骚论——论纬书、《楚辞》与经典的异同
    • 第四章 论文叙笔——文学文体论
      • 第一节 《文心雕龙》的文体论
      • 第二节 有韵之文和无韵之笔
      • 第三节 原始以表末——各类文体的历史溯源
      • 第四节 释名以章义——文体名称的理论含义
      • 第五节 选文以定篇——典范篇章的选择确立
      • 第六节 敷理以举统——每种文体的创作要领
      • 第七节 《文心雕龙》和《昭明文选》文体分类比较
    • 第五章 割情析采——文学创作论
      • 第一节 《文心雕龙》的神思论——论文学的构思与想象
      •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体性论——论文学的风格
      • 第三节 《文心雕龙》的风骨论——论文学的精神风貌与物质形式美
      • 第四节 《文心雕龙》的通变论——论文学的继承、借鉴与创新
      • 第五节 《文心雕龙》的情采论——论文学的内容与形式
      • 第六节 《文心雕龙》的文术论(上)——论文学的写作技巧:结构布局和比喻夸张
      • 第七节 《文心雕龙》的文术论(下)——论文学的写作技巧:声律、对偶、用典及其他
      • 第八节 《文心雕龙》的隐秀论——论文学形象的特征
    • 第六章 披文入情——文学批评论
      • 第一节 《文心雕龙》的时序论——论文学发展与时代的关系
      •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物色论——论文学创作的主观与客观
      • 第三节 《文心雕龙》的才略论——论作家的才能和个性
      • 第四节 《文心雕龙》的知音论——论文学的欣赏和批评
    • 第七章 唯务折衷——文学研究方法论
      • 第一节 《文心雕龙》和佛教哲学的方法论
      •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折衷”论
    • 第八章 《文心雕龙》和中国文化传统
      • 第一节 《文心雕龙》和天人合一思想
      • 第二节 《文心雕龙》和古典美学
    • 后记
  • 司空图及其诗论研究
    • 前言
    • 第一章 司空图的生平和思想
      • 1.由家居读书至咸通十年中进士(869年以前)
      • 2.由咸通十年中进士到广明元年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869—880年)
      • 3.由广明元年逃归王官谷到龙纪元年移居华阴(880—889年)
      • 4.从龙纪元年到天复三年返回王官谷的寓居华下时期(889—903年)
      • 5.从天复三年回王官谷到开平二年他去世(903—908年)
    • 第二章 司空图的诗歌创作
      • 1.司空图诗歌创作的特色
      • 2.司空图的诗歌意象与《二十四诗品》的比较
    • 第三章 司空图的诗论著作及其诗学思想
      • 1.《与王驾评诗书》——论唐诗的发展和“思与境偕”
      • 2.《与极浦书》——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 3.《与李生论诗书》——论“味外之旨”“韵外之致”
      • 4.《诗赋》——论“知非诗诗,未为奇奇”
      • 5.《题柳柳州集后》——论“文人之为诗,诗人之为文”
    • 第四章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析论
      • 1.《二十四诗品》绎意
      • 2.《二十四诗品》的文艺美学思想
    • 第五章 《二十四诗品》的真伪问题辨析
      • 1.关于《二十四诗品》真伪问题的争论
      • 2.我所写的三篇讨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真伪问题的文章
    • 附录一
      • 《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序
    • 附录二
      • 《虞侍书诗法》中的二十四品
    • 附录三
      • 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二十五《枝指生书宋人品诗韵语卷》
    • 后记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