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歷史學哪有這麼阿雜:查古人資料、挖死人骨頭……還不如直接聽古人怎麼說!十六位史學大家現身說法,沒有比這更能活學活用的了!
考古挖掘不僅要躲避戰爭、力排眾議,還要防土匪搶劫?
寫史書要不得罪當權者而歌功頌德,還是對後世負責而剛正不阿?
縱觀歷史,怎樣才能稱得上「大國」?其興衰是能夠預測的嗎?
古今中外的歷史學家,從希羅多德到司馬遷、塔西陀到呂思勉,
全方位的歷史學課堂,教你怎麼學歷史、看歷史、用歷史!
▎歷史學?是都在學歷史嗎?
古朗治:「歷史不過是過去所發生的一切事件的累積,是人類社會的科學。」
伯恩海姆:「歷史是人類發展的一門科學。」
克羅采:「一切真正的歷史都是當代的歷史。」
Q:「聽起來這麼高深,學完有什麼用呢?能賺比較多錢嗎?」
A:「不能。」
Q:「既然沒什麼用那幹嘛學?」
A:「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寫史書套用浪漫主義,是怎麼個浪漫法?
大多數人認知的歷史與史書不就是枯燥乏味、實事求是的文獻嗎?
但若是史學家的「文筆太好」,難道文學價值就將其歷史價值掩蓋了?
難道動盪的歷史只能平鋪直敘、像打報告那樣無聊的講出來?
湯瑪斯・卡萊爾:「錯!只要眼光離開狹義的專業化歷史學,投射到更加廣闊的歷史學中,就能理解我這種浪漫主義史學派的寫法了!」
寫史書也可以如電影般的蒙太奇手法,著重在關鍵的場景和細節,
跳躍不連貫的敘述又怎樣?戲劇性效果正是浪漫主義史學派的特色!
「全人類對英雄的崇拜,昨天有,今天有,將來也一定會有。」
「我認為,世界歷史歸根結柢就是在這個世界上耕耘過的英雄們的歷史,甚至可以說是他們創造了歷史,整個世界的靈魂就是這些英雄。」
▎史學那麼容易失真的話,還能相信誰?
同學:「您在寫歷史時會不會因為個人喜好或憎惡而失真呢?」
塔西佗:「絕對不會!我的原則是下筆要心態平和,既不心懷憤恨也不故意偏袒,在寫任何人時都會去除自己的愛憎之情,力求公正地書寫所有人,也希望自己的著作能帶給後人啟迪。」
同學:「Wow! Bravo!」
【本書特色】:
許多人認為歷史、史學研究枯燥無趣,是一般人難以親近的學術性知識,因此本書將古今中外16位史學家帶到課堂上,以講授歷史知識的對話互動,引導學生從不同觀點、不同立場來切入歷史與史學研究,讀者也能從最淺顯卻生動的方式了解各段歷史,並了解不同學者對於歷史書寫、論點闡釋、歷代史觀的差異,讓歷史活學完更能活用!
寫史書要不得罪當權者而歌功頌德,還是對後世負責而剛正不阿?
縱觀歷史,怎樣才能稱得上「大國」?其興衰是能夠預測的嗎?
古今中外的歷史學家,從希羅多德到司馬遷、塔西陀到呂思勉,
全方位的歷史學課堂,教你怎麼學歷史、看歷史、用歷史!
▎歷史學?是都在學歷史嗎?
古朗治:「歷史不過是過去所發生的一切事件的累積,是人類社會的科學。」
伯恩海姆:「歷史是人類發展的一門科學。」
克羅采:「一切真正的歷史都是當代的歷史。」
Q:「聽起來這麼高深,學完有什麼用呢?能賺比較多錢嗎?」
A:「不能。」
Q:「既然沒什麼用那幹嘛學?」
A:「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寫史書套用浪漫主義,是怎麼個浪漫法?
大多數人認知的歷史與史書不就是枯燥乏味、實事求是的文獻嗎?
但若是史學家的「文筆太好」,難道文學價值就將其歷史價值掩蓋了?
難道動盪的歷史只能平鋪直敘、像打報告那樣無聊的講出來?
湯瑪斯・卡萊爾:「錯!只要眼光離開狹義的專業化歷史學,投射到更加廣闊的歷史學中,就能理解我這種浪漫主義史學派的寫法了!」
寫史書也可以如電影般的蒙太奇手法,著重在關鍵的場景和細節,
跳躍不連貫的敘述又怎樣?戲劇性效果正是浪漫主義史學派的特色!
「全人類對英雄的崇拜,昨天有,今天有,將來也一定會有。」
「我認為,世界歷史歸根結柢就是在這個世界上耕耘過的英雄們的歷史,甚至可以說是他們創造了歷史,整個世界的靈魂就是這些英雄。」
▎史學那麼容易失真的話,還能相信誰?
同學:「您在寫歷史時會不會因為個人喜好或憎惡而失真呢?」
塔西佗:「絕對不會!我的原則是下筆要心態平和,既不心懷憤恨也不故意偏袒,在寫任何人時都會去除自己的愛憎之情,力求公正地書寫所有人,也希望自己的著作能帶給後人啟迪。」
同學:「Wow! Bravo!」
【本書特色】:
許多人認為歷史、史學研究枯燥無趣,是一般人難以親近的學術性知識,因此本書將古今中外16位史學家帶到課堂上,以講授歷史知識的對話互動,引導學生從不同觀點、不同立場來切入歷史與史學研究,讀者也能從最淺顯卻生動的方式了解各段歷史,並了解不同學者對於歷史書寫、論點闡釋、歷代史觀的差異,讓歷史活學完更能活用!
- 序言
- 引言
-
第一章 希羅多德老師講《歷史》
-
第一節 為什麼要寫《歷史》?
-
第二節 小小希臘憑藉什麼戰勝了龐大的波斯帝國?
-
第三節 怎樣獲得史料,又如何取捨?
-
第四節 歷史敘述的訣竅
-
-
第二章 湯恩比老師講《歷史研究》
-
第一節 以往歷史研究的缺陷
-
第二節 文明的發展規律
-
第三節 希臘-中國模式
-
第四節 「大歷史」寫作
-
-
第三章 李濟老師講「遺蹟中的歷史」
-
第一節 隱藏在陶片中的祕密
-
第二節 誰說殷商只是一個傳說?
-
第三節 田野考古方法
-
第四節 考古對歷史學的意義
-
-
第四章 赫勒敦老師講《歷史緒論》
-
第一節 當歷史與哲學結合在一起會發生什麼?
-
第二節 歷史是有規律的!
-
第三節 經濟對人類社會的重要作用
-
-
第五章 盧奇安老師講《論撰史》
-
第一節 史學家為什麼要如實敘述?
-
第二節 完美歷史學家修煉方法
-
第三節 歷史的寫作技巧
-
第四節 歷史敘述的美感
-
-
第六章 塔西佗老師講《編年史》
-
第一節 「懲罰暴君的鞭子」
-
第二節 為什麼史學容易失真?
-
第三節 原來歷史也可以運用悲劇手法!
-
第四節 怎樣用文字去表達自己的感情?
-
-
第七章 費弗爾老師講「年鑑學派」
-
第一節 史學家要走出封閉的小圈子
-
第二節 只有整體歷史才是真正的歷史
-
第三節 跨學科學研究究歷史
-
第四節 年鑑學派的學術特色
-
-
第八章 司馬遷老師講《史記》
-
第一節 一個史學家的堅持
-
第二節 一家之言是怎樣煉成的?
-
第三節 一個人的人生價值
-
第四節 怎麼寫好紀傳體?
-
-
第九章 卡萊爾老師講「英雄史觀」
-
第一節 遙望各路英雄
-
第二節 尋找「蓋世英雄」
-
第三節 世界歷史就是英雄的歷史?
-
第四節 浪漫主義的歷史寫法
-
-
第十章 修昔底德老師講《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
第一節 為了實事求是我願以身試險
-
第二節 人性的悲涼
-
第三節 修昔底德陷阱
-
-
第十一章 顧頡剛老師講「民俗學」
-
第一節 民俗研究方法
-
第二節 孟姜女故事的轉變告訴我們什麼?
-
第三節 「疑古」與辨偽:古史辨運動
-
第四節 民俗視角下的《詩經》研究
-
-
第十二章 布洛赫老師講《封建社會》
-
第一節 史學家的職責
-
第二節 西歐的封建社會
-
第三節 《封建社會》的研究方法
-
-
第十三章 斯賓格勒老師講《西方的沒落》
-
第一節 歷史領域的哥白尼革命
-
第二節 文化與文明
-
第三節 真的能預測未來嗎?
-
-
第十四章 呂思勉老師講《呂著中國通史》
-
第一節 我看歷史
-
第二節 怎樣平行敘述歷史?
-
第三節 史學家的民族精神
-
-
第十五章 斯塔夫里阿諾斯老師講《全球通史》
-
第一節 從月球上看世界的全球史觀
-
第二節 地理環境對人類發展的重要作用
-
第三節 世界歷史的獨特書寫方式
-
-
第十六章 甘迺迪老師講《大國的興衰》
-
第一節 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
第二節 大國興衰的密碼是什麼?
-
第三節 如果重寫,你會改變觀點嗎?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