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義通説》是《史傳通說》的姊妹篇。全書探討中國傳統史學,亦旁參西方史學,共有十五個議題:「史義解題」、「居今識古」、「經史之間」、「以易釋史」、「史有專職」、「尺幅千里」、「馳騁古今」、「實錄無隱」、「推果知因」、「疏通致遠」、「彰善癉惡」、「會萃諸錄」、「經世致用」、「史蘊詩心」、「承風繼統」。
汪榮祖强調,史學為文化之產物,有其淵源,必須縱承而後踵事增華,不能如自然科學那般橫向挪植。故對自西潮東漸以來,史學以西史為指歸,將西方之新取代中國之舊,華夏史學因西化而漸失主體性,詮釋之權往往旁落於外人,以至於國人重外人所說,而外人下視國人所說的窘境,感觸尤甚。
全書旁徵博引,比照西學,深入闡述,彰顯中西史學的異同,以及中國史學之特色與價值。
書封題字/陸善儀(隸書)
汪榮祖强調,史學為文化之產物,有其淵源,必須縱承而後踵事增華,不能如自然科學那般橫向挪植。故對自西潮東漸以來,史學以西史為指歸,將西方之新取代中國之舊,華夏史學因西化而漸失主體性,詮釋之權往往旁落於外人,以至於國人重外人所說,而外人下視國人所說的窘境,感觸尤甚。
全書旁徵博引,比照西學,深入闡述,彰顯中西史學的異同,以及中國史學之特色與價值。
書封題字/陸善儀(隸書)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簡介
- 目次
- 引言
- 史義解題第一
- 居今識古第二
- 經史之間第三
- 以易釋史第四
- 史有專職第五
- 尺幅千里第六
- 馳騁古今第七
- 實錄無隱第八
- 推果知因第九
- 疏通致遠第十
- 彰善癉惡第十一
- 會萃諸錄第十二
- 經世致用第十三
- 史蘊詩心第十四
- 承風繼統第十五
- 引用書目
- 版權頁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