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求孕,求男,求好男;養胎,安胎,祈順產。
古代女性承擔了生育的重任,卻沒有解釋生育的權力。
在男性書寫的歷史中,我們仍能從中挖掘溫柔的力量。
房內是一位富貴之家的孕婦,獨自半蹲地架在衡木上生產。房外則是她的公公,陪同來助產的高僧,隔著窗戶教她調息。西元六世紀一個不可思議的分娩故事,先後經兩位士大夫抄錄和轉載。這些男性醫學專家對產婦和助產婦的評價,透露了什麼樣的身體觀與性別觀?遭到品頭論足的女性,又表現了哪些醫療照顧上的能力與特色?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本書從生育文化入手,介紹求子、懷胎、分娩的方法,乃至避孕、墮胎的手段,藉由重建各種醫方及其論述,說明中國婦科醫學逐漸成熟的過程。接著,以乳母與產婆為範例,進一步探討女性作為照顧者,乃至醫療者時,所面臨的待遇、評價與挑戰。最終,期望在一千五百年後的今天,從性別的角度,重新回顧女性參與生老病死的歷史。
【作者簡介】
李貞德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士、碩士,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日本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外國人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研究取徑與焦點,主要是從性別角度探討傳統中國的醫療文化與法律制度,最近則將視野擴大到近代臺灣與東亞世界。
讀墨用
求孕,求男,求好男;養胎,安胎,祈順產。
古代女性承擔了生育的重任,卻沒有解釋生育的權力。
在男性書寫的歷史中,我們仍能從中挖掘溫柔的力量。
本書從生育文化入手,介紹求子、懷胎、分娩的方法,乃至避孕、墮胎的手段,藉由重建各種醫方及其論述,說明中國婦科醫學逐漸成熟的過程。接著,以乳母與產婆為範例,進一步探討女性作為照顧者,乃至醫療者時,所面臨的待遇、評價與挑戰。最終,期望在一千五百年後的今天,從性別的角度,重新回顧女性參與生老病死的歷史。
古代女性承擔了生育的重任,卻沒有解釋生育的權力。
在男性書寫的歷史中,我們仍能從中挖掘溫柔的力量。
房內是一位富貴之家的孕婦,獨自半蹲地架在衡木上生產。房外則是她的公公,陪同來助產的高僧,隔著窗戶教她調息。西元六世紀一個不可思議的分娩故事,先後經兩位士大夫抄錄和轉載。這些男性醫學專家對產婦和助產婦的評價,透露了什麼樣的身體觀與性別觀?遭到品頭論足的女性,又表現了哪些醫療照顧上的能力與特色?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本書從生育文化入手,介紹求子、懷胎、分娩的方法,乃至避孕、墮胎的手段,藉由重建各種醫方及其論述,說明中國婦科醫學逐漸成熟的過程。接著,以乳母與產婆為範例,進一步探討女性作為照顧者,乃至醫療者時,所面臨的待遇、評價與挑戰。最終,期望在一千五百年後的今天,從性別的角度,重新回顧女性參與生老病死的歷史。
【作者簡介】
李貞德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士、碩士,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日本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外國人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研究取徑與焦點,主要是從性別角度探討傳統中國的醫療文化與法律制度,最近則將視野擴大到近代臺灣與東亞世界。
讀墨用
求孕,求男,求好男;養胎,安胎,祈順產。
古代女性承擔了生育的重任,卻沒有解釋生育的權力。
在男性書寫的歷史中,我們仍能從中挖掘溫柔的力量。
本書從生育文化入手,介紹求子、懷胎、分娩的方法,乃至避孕、墮胎的手段,藉由重建各種醫方及其論述,說明中國婦科醫學逐漸成熟的過程。接著,以乳母與產婆為範例,進一步探討女性作為照顧者,乃至醫療者時,所面臨的待遇、評價與挑戰。最終,期望在一千五百年後的今天,從性別的角度,重新回顧女性參與生老病死的歷史。
- 修訂序
- 修訂二版序
- 自 序
- 第一章 導論──從一則高僧助產的故事談起
-
第二章 求子醫方與婦科濫觴
-
一、前 言
-
二、房中術求子及其養生脈絡
-
三、草藥求子與安胎
-
四、外象內成的轉胎、養胎與胎教
-
五、結論:中國婦科醫學之濫觴
-
-
第三章 生產之道與女性經驗
-
一、前 言
-
二、入 月
-
三、分 娩
-
四、產 後
-
五、生產之道的社會意義
-
六、結 論
-
-
第四章 墮胎、絕育和生子不舉
-
一、前 言
-
二、「生子不舉」的情境多端
-
三、因產育禁忌而「生子不舉」
-
四、以「生子不舉」節制家庭人口
-
五、「生子不舉」的地域性、方式轉變與時代分布
-
六、「生子不舉」的懲處與譴責
-
七、「生子不舉」的救濟與防範
-
八、結 論
-
-
第五章 重要邊緣人物──乳母
-
一、前 言
-
二、乳母現象
-
三、乳母的來源、選擇與職務
-
四、乳母的待遇與評價
-
五、結 論
-
-
第六章 女性醫療者
-
一、前 言
-
二、生育文化中的女性醫療者
-
三、女性治療各種疾病
-
四、女性醫療者的身分、技術及其特色
-
五、結 論
-
-
第七章 危險卻有效──製藥過程中的女性身體
-
一、前 言
-
二、合藥忌見婦人
-
三、從月水入藥到女體為藥
-
四、結論:「人藥」的性別分析
-
-
第八章 男女有別──家庭中的醫護活動
-
一、前 言
-
二、健康照顧符合女性倫理角色
-
三、疾病護理乃男子孝悌異行
-
四、結論:醫護活動的性別分析
-
-
第九章 從域外看中國──《醫心方》及其婦科醫學論述
-
一、《醫心方》之撰著與傳寫
-
二、《醫心方》以胎產為婦人諸病所由
-
三、《醫心方》引《產經》及其「任婦月禁脈圖」
-
四、「中國醫學日本化」:偏重胎產的婦人方傳統
-
- 第十章 餘論──加入性別的中國醫療史
- 徵引書目
- 版權宣告
- 封 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