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國小數學領域探究教學與課堂評量

出版日期
2024/01/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66844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探究教學與課堂評量是實施十二年國民教育數學領域課程綱要內容的兩項支柱,因此具有極重要的地位。本書針對此兩項議題加以撰寫,以提供師資培育與現場教師參考與執行素養教學的依據。本書整合了相關理論依據與實務經驗,以七個章節加以闡述,前五章內容以探究教學和評量的理論作為重點,第六與第七章則呈現相關課室實務資料,以驗證和支撐前述章節之理念與主張。

第一章「素養導向的教學與評量」,從描述「數學素養」的定義和內容啟動,界定「數學素養」是為數學能力、為數學的心智習性、作為數學實踐的行動,說明比對現今課堂的實務現象與教育改革的方向;其次,談及探究的數學教學,論述數學素養培育的重要機制;再者,透過形成性評量以支撐及作為評估數學素養成效的工具;最後,呈現探究教學與形成性評量的挑戰,明確顯示培育與推動數學素養的重要議題與困境。
第二章「數學素養與探究教學」,首先針對教室環境的多元複雜特徵與探究的數學教學關係加以描述;然後,描述探究的數學教學路徑,最後呈現素養的教學模式,進而彰顯數學探究教學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第三章「數學素養的評量」,內容茲從數學素養相關內涵的評量談及,闡述數學評量與素養內涵的關係;其次,探討形成性評量的實施與相關議題,以掌握形成性評量實施時,應注意的要點與細節,以便架構形成性評量的策略與歷程,做出客觀之課堂評量。
第四章「課堂評量」,從課堂評量的定義與實施步驟、遵循的規範和策略、教師設計課堂評量、課室討論等議題加以闡述說明,提供綜觀,幫助教師利用資源與策略有效實施課堂評量,正確客觀的評量學生的表現。
第五章「課堂教學與評量的設計應用」,關於如何配合數學教學實務進行?茲從課堂教學與評量的實施歷程、任務設計、評量設計三個層面加以闡述之要點。
第六章「數學探究教學與課堂評量範例(一)」,就評分規準和課堂評量應用的範例加以介紹說明。
  第七章「數學探究教學與課堂評量範例(二)」,舉例從課堂討論蒐集學生對任務的發想及生成產出的解題表現,加以彙整後,進行課堂評量的範例說明。

讀者可按部就班從頭至尾綜覽,掌握數學探究教學與課堂評量之精髓與要領,從完整之輪廓培養數學教學的態度與習慣;亦可挑選所需範例配合課堂應用,激發和創造有效之策略與方法,以做出有效且客觀之教學決策,提升學生數學學習動機和成就。
  • 第一章 素養導向的教學與評量
    • 第一節 數學素養
    • 第二節 數學探究教學
    • 第三節 課堂評量
    • 第四節 探究教學與課堂評量的挑戰
  • 第二章 數學素養與探究教學
    • 第一節 多元複雜的教室
    • 第二節 探究的數學教學
    • 第三節 探究的數學教學路徑
    • 第四節 探究的數學教學模式
  • 第三章 數學素養的評量
    • 第一節 數學素養內涵的評量
    • 第二節 形成性評量的實施
    • 第三節 實施形成性評量的議題
    • 第四節 形成性評量的策略與歷程
  • 第四章 課堂評量
    • 第一節 教室裡的課堂評量
    • 第二節 課堂評量內容的分類與規範
    • 第三節 教師設計課堂評量
    • 第四節 課堂討論
  • 第五章 課堂教學與評量的設計應用
    • 第一節 課堂教學與評量的實施歷程
    • 第二節 課堂教學與評量任務設計訓練
    • 第三節 課堂教學與評量設計應用
  • 第六章 數學探究教學與課堂評量範例( 一 )
    • 第一節 評分規準
    • 第二節 探究教學與評量示例
    • 第三節 建議與省思
  • 第七章 數學探究教學與課堂評量範例( 二 )
    • 第一節 疊罐成塔
    • 第二節 百數表的奧祕
    • 第三節 韻律教室的設計
    • 第四節 結語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