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集了作者的多篇論文。涉及的題材包括康德哲學中「本體」與「現象」之辨,胡塞爾現象學中的「界域」概念、各種的「範疇」系統,及其他歷史意識、大腦活動和語言文字的運用等問題。論題廣泛,表面上看來南轅北轍,實際上卻是作者多年來基本的哲學關懷。其中的關鍵問題是:人類的感知雖以物質的經驗環境為起點,但卻能於基本的物質條件上建立起多彩多姿的「意義領域」,從而開拓出璀璨的文化生活,並活出不同特色的生活世界。這些文化現象到底如何產生?而當如此的人文生活世界出現困難或危機的時候,作為文化生活創造者的人類又應如何面對、如何承擔...... 【作者簡介】 關子尹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畢業,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德國波洪魯爾大學哲學博士。曾任臺灣東海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德國波洪魯爾人學訪問研究,美國匹次保杜鏗斯大學訪問學人,現任教於秀港中文大學哲學系。
- 哲學觀點與哲學心靈──(代序)
- 前 言
-
壹 康德論哲學之本質
-
一、歷史性之認知與理性之認知
-
二、哲學知識與數學知識
-
三、哲學之「學院概念」與「世界概念」
-
四、學院概念哲學與世界概念哲學之共濟
-
五、論「哲學」之學習
-
-
貳 本體現象權實辯解
-
一、引 言
-
二、現象實在辯解
-
(一)「現象─E」與「現象─ϕ」(Erscheinung und Phaenomenon)
-
(二)「現象─E」與「現象─ϕ」之辯證統一
-
(三)現象之「共有性」
-
(四)現象之「實在性」
-
-
三、本體權宜辯解
-
(一)意義問題與指涉問題
-
(二)物自身或本體之反面意涵與正面意涵
-
(三)本體概念之正面意涵──本體之「可能性」問題
-
(四)本體概念之反面意涵
-
-
四、結 語
-
- 參 論歷史心魂──《思光少作集》代序
-
肆 從雅各布遜對大腦左右半球不對稱性之討論談起
-
一、大腦左右半球不對稱問題之背景
-
二、雅各布遜就大腦左右半球不對稱問題之觀察
-
(一)實驗根據
-
(二)主要論點
-
-
三、大腦左右半球之「互補」與「整合」
-
四、從大腦功能之整合談到哲學活動之整合
-
參考文獻
-
-
伍 胡塞爾的「世界界域」理論──從現象學觀點看世界
-
一、引 論
-
(一)何謂「外在世界」
-
(二)從外在世界到「世界圖像」
-
(三)世界圖像及其意義結構
-
-
二、胡塞爾的「世界界域」理論
-
(一)界域理論之濫觴
-
(二)何謂「界域」?
-
(三)界域的整全性與人類的認知結構
-
(四)「內在界域」與「外在界域」
-
(五)「世界」作為一「虛空界域」──人類經驗之開放性
-
-
三、結論:從「世界」到「自我意識」
-
-
陸 從比較觀點看「範疇論」問題
-
一、「範疇」一詞於字源上的觀察
-
二、「範疇論」與西方哲學傳統的基本問題
-
三、埃奧尼傳統與範疇理論的濫觴──「變化」與「分殊」問題
-
四、伊里亞傳統作為範疇理論的一種反面教材
-
五、亞里士多德的範疇論
-
(一)亞里士多德範疇論的語言基礎
-
(二)「變化」與「分殊」問題的重審
-
(三)亞里士多德對巴門尼底斯有關「非有」問題的回應
-
(四)亞里士多德範疇論作為一哲學問題
-
-
六、範疇論於西方哲學傳統以內的發展
-
(一)康德
-
(二)海德格
-
-
七、範疇系統於西方哲學傳統以外的相應開展
-
(一)中國傳統中的一些個例
-
(二)印度傳統中的一些個例
-
-
八、總結:為範疇論作為一哲學問題尋求一更普遍的意義──範疇論的文化定向功能
-
-
柒 洪堡特《人類語言結構》中的意義理論──語音與意義建構
-
一、引 論
-
二、從共相論爭看語音與意義之關係
-
三、「語音」是一個怎麼樣的研究對象?──「語音學」和「音位(韻)學」
-
四、人類「發音」現象背後的深層機制
-
(一)語音對於人類語言運用而言是否絕對必要?
-
(二)人類語言中的「分節」現象(Articulation)
-
-
五、雙重分節(doublearticulation)
-
六、語言的「音型」
-
七、擬聲模式──語音與意義的第一種轉換模式
-
八、象徵模式──語音與意義的第二種轉換模式
-
九、類比模式──語音與意義的第三種轉換模式
-
十、結論:從語音與意義的轉換模式引出的哲學反省
-
-
捌 從洪堡特語言哲學看漢語和漢字的問題
-
一、引 論
-
二、語言之「音型」於人類語言機制中的作用
-
三、漢語研究於洪堡特語言理論中的地位
-
四、從洪堡特觀點看漢語的語音構義問題
-
(一)從漢語和漢字的特殊關係看古漢語的「語音構義」問題
-
(二)胡樸安的「語音構義」理論
-
(三)漢語語音構義問題與漢語的「語音匱乏」現象
-
-
五、從洪堡特觀點看漢語的語法機制
-
(一)語音的語法功能與漢語語音的相對弱勢
-
(二)漢語語法只有句法是不是一種缺憾?
-
(三)漢語語音系統中所產生的代償機制
-
(四)漢語語法的約制不在「形式」而在「精神」
-
-
六、從洪堡特觀點看漢語和漢字的意義孳乳問題
-
(一)「思想的文字」與「文字的類比」
-
(二)孫雍長的「轉注」理論
-
(三)「轉注」與漢字的改造原則
-
(四)從「類首」到「部首」
-
-
七、結 論
-
- 版權宣告
- 封 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