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天文学家、著名科普作家、资深出版人卞毓麟,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科普时报》原总编辑尹传红推荐阅读。 围绕30部获奖作品从创编评3个维度,46位作者、编辑和专业读者倾心创作,十余位专家批注,一探科普创作与编辑的奥秘。 跟着跟中国科普创作领域重量级奖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获奖作品学习科普图书创作与编辑的技能。 围绕30部获奖作品从创编评3个维度,46位作者、编辑和专业读者倾心创作,十余位专家批注,一探科普创作与编辑的奥秘优秀科普图书是有待我们不断深挖、认真借鉴的宝贵资源,在这片园地上的辛勤耕耘,将有助于引领构筑更多科普创作的“高原”和“高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本书汇集的获奖科普科幻图书创作感悟、编辑手记和读者品鉴,凝聚着弥足珍贵的智慧,既富启迪,亦堪垂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用心研读这些篇章,必将有助于催生更多更美妙的优秀作品。 ——天文学家,著名科普作家,资深出版人卞毓麟一部优秀的科普著作,通常由多方力量联动而成。这本书“论外加论、评中有评”,精彩呈现了30种获奖精品图书的编创过程,案例独特,视角多重,可为科普内容创作者、出版者提供有益借鉴。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科普时报》原总编辑尹传红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专家指导委员会
- 编委会
- 前言
- 第五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评奖工作始末
- 目录
-
创作感悟
-
1 科学与美学深度融合的健康科普
-
2 一切源于对鸟类的热爱
-
3 从项目主持人到出版策划人
-
4 做传达中国声音的创新科普形式
-
5 儿童本位的原创科普绘本创作
-
6 解决需求痛点 专业团队立体化创作
-
7 科研经历是科普创作的底色
-
8 坚守中国科幻的科学之根和中国之根
-
9 前沿的科学 严谨的科普
-
10 用企业项目运营思维去做书
-
11 从科研创新到科普创作
-
12 传达出原著文字背后的情感和气质
-
-
编者手记
-
1 巧策划,细耕作,全景再现航天追梦历程
-
2 读图时代的纸质版医学普及读物
-
3 从璞玉到美玉
-
4 穿越亿万年时空,讲述地球及生命演化的故事
-
5 依托重磅作者,打造原创科普特色精品
-
6 高站位策划 跨社合作托举农村妇女减贫梦想
-
7 原创儿童科普绘本的探索之路
-
8 打造好一部科学家的科普书
-
9 面向科技前沿的原创科普图书策划
-
10 “坚持原创,推陈出新”理念下的数学科普图书出版
-
11 纸面上演的“纪录片”
-
12 如何让科普童书好看好玩又好懂
-
13 用心培育精品,铸就出版“高峰”
-
14 天上飘着的那些微云
-
15 少儿本位图书的引进出版
-
16 把它给我的感动,说给你们听
-
17 老书新作,如何下足功夫
-
18 如何选择引进有价值的海外图书
-
19 结合国家战略策划健康科普图书
-
20 体味作者创作心境 展现作品人文之美
-
-
读者品鉴
-
1 一部立体的太空探索画卷
-
2 文画同行 美美与共
-
3 绘本中的科学与人文交融
-
4 知识守护生命,科学终结恐慌
-
5 冰与火之歌
-
6 一部专为儿童量身打造的原创数学百科全书
-
7 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精髓纵览
-
8 于无形中成就最好的生命教育和自然教育
-
9 让备孕过程不再头大
-
10 给读者可操作性的阅读体验
-
11 给孩子以最好呵护与最深切的善意
-
12 地球上所有的身体:唯有相安,无法独善
-
13 一以贯之的阅读逻辑和绵延的思绪
-
14 给我一支温度计,我能给你讲整个世界的科学秘密
-
- 第五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金奖图书
- 第五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银奖图书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