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內容介紹】
曹洞宗開宗祖師──石頭希遷大師傳
石頭希遷大師(公元七○○─七九○年),唐代禪僧。端州高要(廣東高要)人,俗姓陳。
師生而聰敏。以鄉民畏鬼神而祭祀之,常殺牛釃酒,颇多弊害,師輒毁神祠,奪牛而歸。曾禮六祖慧能、青原行思禪師為師。得青原行思禪師的印可。天寶(七四二─七五五年)初年,居衡山南寺,結菴坐禪於寺東石臺上,大揚宗風,世稱石頭和尚。自稱其法門不論禪定精進,僅須了達佛之知見即是「即心即佛」;心佛眾生,菩提煩惱,名異體一。懷讓禪師等皆推重之。時江西以馬祖禪師為主,湖南以石頭禪師為主,四方學徒多輻湊於二師之門。唐貞元六年十二月示寂,世壽九十一。著有〈參同契〉、〈草庵歌〉各一篇行世。
【中國佛教高僧全集】
高僧的行誼風采不再是遙遠的記憶,《中國佛教高僧全集》以親切的風貌, 再一次溫渥現代人的心靈。這是一套現代小說版的高僧全集,內容忠於經典傳記的基本精神,形式則以創新的小說體裁,具體呈現出歷代高僧的道範佛心,引領讀者身歷其境,去體會感受其至情至性的生命情境。平凡中見偉大,堅毅處見婉約。
【作者簡介】
劉真倫,一九四七年出生,四川奉節人,文學碩士,四川師範大學古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長期從事古籍整理與中國古代文化研究工作。在《文獻》、《孔孟月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著有《順宗實錄校注》、《升庵辭品校證》等學術專著。
曹洞宗開宗祖師──石頭希遷大師傳
石頭希遷大師(公元七○○─七九○年),唐代禪僧。端州高要(廣東高要)人,俗姓陳。
師生而聰敏。以鄉民畏鬼神而祭祀之,常殺牛釃酒,颇多弊害,師輒毁神祠,奪牛而歸。曾禮六祖慧能、青原行思禪師為師。得青原行思禪師的印可。天寶(七四二─七五五年)初年,居衡山南寺,結菴坐禪於寺東石臺上,大揚宗風,世稱石頭和尚。自稱其法門不論禪定精進,僅須了達佛之知見即是「即心即佛」;心佛眾生,菩提煩惱,名異體一。懷讓禪師等皆推重之。時江西以馬祖禪師為主,湖南以石頭禪師為主,四方學徒多輻湊於二師之門。唐貞元六年十二月示寂,世壽九十一。著有〈參同契〉、〈草庵歌〉各一篇行世。
【中國佛教高僧全集】
高僧的行誼風采不再是遙遠的記憶,《中國佛教高僧全集》以親切的風貌, 再一次溫渥現代人的心靈。這是一套現代小說版的高僧全集,內容忠於經典傳記的基本精神,形式則以創新的小說體裁,具體呈現出歷代高僧的道範佛心,引領讀者身歷其境,去體會感受其至情至性的生命情境。平凡中見偉大,堅毅處見婉約。
【作者簡介】
劉真倫,一九四七年出生,四川奉節人,文學碩士,四川師範大學古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長期從事古籍整理與中國古代文化研究工作。在《文獻》、《孔孟月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著有《順宗實錄校注》、《升庵辭品校證》等學術專著。
- 【總序】佛光與慧燈 星雲
- 【卷首語】石頭禪風紹繼曹溪法脈◆劉真倫
- 一、爛柯山下
- 二、梅庵月色
- 三、龍山溫泉
- 四、讀經曹溪
- 五、尋思去
- 六、靜居寺
- 七、南嶽
- 八、草庵歌
- 九、下山說法
- 十、開門授徒
- 十一、生死重關
- 十二、打破泥龕塑像
- 十三、一無所有
- 十四、思量個不思量
- 十五、淺草長蘆
- 十六、一口吸盡西江水
- 十七、桃李蹊
- 十八、參同契
- 【後記】深入淺出為大師著傳
- 【附錄◆主要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57543/8517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