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看懂禪機(中)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018217_2
叢集名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不立文字傳禪機,教外別傳禪宗立;直指人心無思量,見性成佛波羅蜜。
◎佛陀拈花千古祕,眾生不知是何意;唯有迦葉破顏笑,原來六七是禪機。
◎佛陀拈花為何事,萬緣放下心無識;迦葉為何破顏笑,笑傻眾生眛佛示。

呂冬倪老師繼《看懂心經》後再次重磅出擊的60萬字套書《看懂禪機》,是前書的續集,旨在說明,修道要從第六識「意識」下手,好讓第七識「末那識」停止作用,這時「自性」便會自然顯現。至於如何做到,本書有詳盡的解說。

◆上集重點

第一單元:「看懂禪機」的五十個問答
透過問答的方式,解釋說明「禪、定、禪定、禪機、佛法修行、見性成佛、妄想執著、唯識學、四禪八定、禪定口訣、入流亡所、禪宗的起源、古印度瑜伽、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禪宗經典、唯識熏習」等等,禪學的基本常識。

第二單元:禪宗的特殊傳法儀式
「禪宗」有二個很特殊的傳法儀式,一個是「以僧伽黎圍之」,另一個是「付法傳衣」。這二個特殊的傳法儀式,就從釋迦牟尼佛傳法給「印度禪宗」第一代祖師大迦葉尊者的時候開始。另外,釋迦牟尼佛傳「法衣」給大迦葉尊者,這件「法衣」,不是菩提達摩在中國所傳的「法衣」。

第三單元:禪宗的法脈傳承
要學習禪法,一定要知道「禪宗法脈傳承的歷史」。要了解禪法,一定要知道三十三代祖的生平事蹟和「傳承心法的詩偈」。我們可以從歷代祖師,流傳下來的傳法詩偈中,學習到歷代祖師最原始的禪法心要。


◆中集重點

介紹「禪宗」十一個宗派的源由,包括「牛頭宗、荷澤宗、洪州宗、石頭宗、溈仰宗、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黃龍派、楊岐派」等,還有各宗派創始祖師的「生平、事蹟、典故、著作、興衰、禪機對話、接引方法、傳承弟子、法脈傳承、禪法的核心思想」等等。

◆下集重點

介紹中國禪宗六代祖師傳法教學時,所使用的經典。初祖達摩祖師和二祖慧可傳授《楞伽經》、三祖僧璨傳授《信心銘》、四祖道信傳授《入道安心要方便門》、五祖弘忍傳授《最上乘論》、六祖惠能傳授《金剛經》等。另外,介紹《六祖壇經》、永嘉禪師著作的《證道歌》和普明禪師著作的《牧牛圖頌》等,學習禪法很棒的經典和著作。
  • 前言
  • 導讀
  • 禪宗法脈傳承圖
  • 第四單元 旁出「牛頭宗」
    • 一、「牛頭宗」簡介
    • 二、牛頭法融的生平
    • 三、牛頭法融著述《心銘》
    • 四、牛頭法融的門下弟子
  • 第五單元 北宗「荷澤宗」
    • 一、「荷澤宗」簡介
    • 二、「荷澤神會」的生平
    • 三、《六祖壇經》「頓漸第八」記載有關「荷澤神會」的事蹟
    • 四、《六祖壇經》「付囑第十」記載有關「荷澤神會」的事蹟
    • 五、「荷澤神會」的核心思想
    • 六、「荷澤神會」著述《顯宗記》
    • 七、「荷澤神會」的門下弟子
  • 第六單元 南宗之一「洪州宗」
    • 一、「洪州宗」簡介
    • 二、馬祖道一的生平
    • 三、馬祖道一的門下弟子
    • 四、有關馬祖道一的預言
    • 五、馬祖道一的「磨磚成鏡」
    • 六、馬祖道一的核心思想
  • 第七單元 南宗之二「石頭宗」
    • 一、「石頭宗」簡介
    • 二、石頭希遷的生平
    • 三、石頭希遷的門下弟子
    • 四、石頭希遷與「青原行思」
    • 五、石頭希遷閱讀《肇論》後的影響
    • 六、石頭希遷撰寫《參同契》
    • 七、石頭希遷的核心思想
  • 第八單元 五家七宗之「溈仰宗」
    • 一、「溈仰宗」簡介
    • 二、「溈山靈祐」的生平
    • 三、「溈山靈祐」的核心思想
    • 四、「溈山靈祐」的得法弟子
    • 五、「仰山慧寂」的生平
    • 六、「仰山慧寂」的開悟
    • 七、禪宗的「體用觀」
    • 八、「溈山靈祐」和「仰山慧寂」的禪機對話
    • 九、「仰山慧寂」偏好畫「圓相(○相)」
    • 十、「溈仰宗」的法脈傳承
  • 第九單元 五家七宗之「臨濟宗」
    • 一、「臨濟宗」簡介
    • 二、臨濟義玄的生平
    • 三、臨濟義玄的核心思想
    • 四、臨濟義玄的「臨濟喝」
    • 五、「臨濟宗」的法脈傳承
  • 第十單元 五家七宗之「曹洞宗」
    • 一、「曹洞宗」簡介
    • 二、「洞山良价」的生平
    • 三、「洞山良价」的門下弟子
    • 四、「洞山良价」的核心思想
    • 五、「曹山本寂」的的生平
    • 六、「曹山本寂」的核心思想
    • 七、「曹洞宗」的法脈傳承
  • 第十一單元 五家七宗之「雲門宗」
    • 一、「雲門宗」簡介
    • 二、「雲門文偃」的生平
    • 三、「雲門文偃」的核心思想
    • 四、「雲門文偃」最常用「截斷眾流」的接引方法
    • 五、「雲門文偃」的棒喝教育方法
    • 六、「雲門宗」的法脈傳承
  • 第十二單元 五家七宗之「法眼宗」
    • 一、「法眼宗」簡介
    • 二、「清涼文益」的生平
    • 三、「清涼文益」的核心思想
    • 四、「法眼宗」的法脈傳承
  • 第十三單元 五家七宗之「黃龍派」
    • 一、「黃龍派」簡介
    • 二、「黃龍慧南」的生平
    • 三、「洞山三頓棒」的典故
    • 四、「臺山婆子」的典故
    • 五、黃龍慧南的核心思想
    • 六、「黃龍派」的法脈傳承
  • 第十四單元 五家七宗之「楊歧派」
    • 一、「楊歧派」簡介
    • 二、楊歧方會的生平
    • 三、楊歧方會的核心思想
    • 四、「楊歧派」的法脈傳承
    • 五、介紹「大慧宗杲」
    • 六、介紹道濟(即「濟公」)」
    • 七、「楊歧派」傳入日本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