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香港志:自然.自然環境

出版日期
2023/11/29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8886078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29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1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卷詳盡地介紹香港的自然環境,包括豐富的地貌和地質資源、亞熱帶季風氣候的特徵、水文環境的構成、各種不同的自然災害等,說明香港瑰麗繽紛的自然景貌並非是單純岩石圈地質演化的結果,而是配合水文資源、氣候變化、人類活動等因素共同締造出來。百多年來香港需在極小的地面空間進行大規模發展,更突顯人為因素對地球系統造成的影響。
  • 封面頁
  • 書名頁
  • 版權頁
  • 名譽贊助人·顧問·理事·專家委員·委員會名單
  • 編審團隊
  • 凡例
  • 本卷說明
  • 概述
  • 第一章 地貌
    • 第一節 地貌控制因素
      • 一、地質因素
      • 二、氣候環境
      • 三、第四紀海平面變化
      • 四、人為因素
    • 第二節 陸上及海岸地貌
      • 一、總體地貌概況
      • 二、海岸形態
      • 三、地形單元
    • 第三節 海底地貌
      • 一、海底地貌控制因素
      • 二、后海灣至汲水門
      • 三、汲水門至西博寮海峽
      • 四、維多利亞港至橫瀾島
      • 五、牛尾海至西貢對開水域
      • 六、吐露港至大鵬灣
    • 第四節 特殊地貌
  • 第二章 地質
    • 第一節 香港地質背景
      • 一、華南地區構造及演化概況
      • 二、香港地層及地質
      • 三、香港基層結構
    • 第二節 地層
      • 一、元古代地質紀錄
      • 二、古生代地質紀錄
      • 三、中生代地質紀錄
      • 四、新生代第四紀前地質紀錄:平洲組
      • 五、第四紀地層地質紀錄
      • 六、香港和鄰近地區的地層對比
    • 第三節 古生物
      • 一、古脊椎動物
      • 二、古無脊椎動物
      • 三、植物化石
      • 四、藻類及生物沉積岩
    • 第四節 岩石
      • 一、侵入岩
      • 二、火山岩
      • 三、火成岩的年齡
      • 四、火山活動的演化
      • 五、沉積岩
      • 六、變質岩
    • 第五節 地質構造
      • 一、地質構造演化
      • 二、斷層
      • 三、褶曲構造
    • 第六節 重力、地磁、地震層析
      • 一、地球物理測量概況
      • 二、地震和地震層析研究
      • 三、重力測量
      • 四、大地地磁觀測
      • 五、古地磁研究
    • 第七節 地表過程
      • 一、風化與侵蝕概況
      • 二、岩土風化
      • 三、侵蝕過程與地貌
    • 第八節 地質考察及研究
      • 一、第一階段:1920年代及以前
      • 二、第二階段:1920年代至1970年代
      • 三、第三階段:1970年代至今
    • 第九節 地質與香港發展
      • 一、基礎設施建設中地質因素的考慮
      • 二、香港地質物料資源
      • 三、地質作為經濟及旅遊發展的資源
  • 第三章 氣象與氣候
    • 第一節 概況
      • 一、香港氣象概況
      • 二、香港氣象記載與相關活動
      • 三、香港氣候變化
    • 第二節 氣候體系
      • 一、地理因素
      • 二、環流系統
      • 三、地勢及城市化
    • 第三節 氣象觀測
      • 一、氣象觀測場所及綜合觀測
      • 二、專題氣象觀測
      • 三、氣象觀測技術
    • 第四節 氣象要素及特點
      • 一、溫度
      • 二、濕度
      • 三、海平面氣壓
      • 四、風速、風向
      • 五、降雨:雨量與降雨率
      • 六、雲量、霧、煙霞、低能見度
      • 七、太陽輻射
      • 八、日最低草溫、土壤溫度、蒸發量、可能蒸散量
      • 九、暑熱壓力
      • 十、高空觀測
      • 十一、大氣成分
    • 第五節 人為氣候變化
      • 一、觀測與因素
      • 二、氣溫變化
      • 三、雨量變化
      • 四、其他氣象元素
      • 五、海平面及風暴潮
      • 六、應對氣候變化
    • 第六節 氣象服務
      • 一、氣象信息接收、通訊及處理
      • 二、太平洋戰爭前的氣象服務及信息發放
      • 三、二戰後海洋氣象服務
      • 四、二戰後公眾氣象服務
      • 五、航空氣象服務
      • 六、氣象教育
    • 第七節 授時、曆法、天文、衞星定位、環境核輻射
      • 一、授時
      • 二、曆法
      • 三、天文
      • 四、衞星定位
      • 五、環境核輻射
    • 第八節 氣象科研與合作
      • 一、太平洋戰爭前本地氣象科研
      • 二、二戰後天文台氣象科研
      • 三、二戰後本地大專院校氣象科研
      • 四、太平洋戰爭前香港天文台境外氣象合作
      • 五、二戰後香港天文台境外氣象合作
      • 六、氣象學會
  • 第四章 水文
    • 第一節 水循環
      • 一、降水
      • 二、蒸發和潛在蒸散發(又稱可能蒸發)
      • 三、河流流量
      • 四、水塘
      • 五、地下水向海排泄
    • 第二節 地面水
      • 一、地表徑流
      • 二、河流地形和流域
      • 三、河溪水質
    • 第三節 地下水
      • 一、地下水開發概況
      • 二、地層滲透性
      • 三、地下水分類
      • 四、地下水補給、徑流、排泄
      • 五、地下水位動態
      • 六、地下水水質
      • 七、特殊地理、地質環境下的地下水
    • 第四節 海水
      • 一、潮汐、洋流、水流
      • 二、分類水文單元
      • 三、海水水質
    • 第五節 人為活動的水文影響
      • 一、水塘、引水道和陂堰
      • 二、禽畜業排污
      • 三、填海、航運及航道
      • 四、地基工程和石屎化
      • 五、水管滲漏和邊坡排水
      • 六、河流渠道化和活化
      • 七、淨化海港計劃
    • 第六節 水文考察與研究
      • 一、地面水
      • 二、地下水
      • 三、海水
  • 第五章 自然災害
    • 第一節 地震
      • 一、華南地區地震與活動斷裂
      • 二、香港有感地震紀錄
      • 三、香港地震監測台網
      • 四、地震風險評估
      • 五、地震與防震要求
      • 六、海嘯紀錄及風險
      • 七、海嘯預警系統
    • 第二節 地質災害
      • 一、山體運動
      • 二、溶洞
      • 三、沉降
      • 四、地下湧水
    • 第三節 氣象災害
      • 一、颱風
      • 二、風暴潮、大浪及湧浪
      • 三、雨災
      • 四、旱災
      • 五、酷熱天氣
      • 六、低溫及霜雪
      • 七、雷暴、冰雹及龍捲風
      • 八、山火
      • 九、低能見度
    • 第四節 近岸水文災害
      • 一、水浸
      • 二、海水倒灌
      • 三、紅潮
    • 第五節 自然災害預警系統
      • 一、監測和預報
      • 二、預警系統
  • 附錄
    • 附錄1-1 香港河溪情況表
    • 附錄1-2 香港島嶼情況表(大於1600平方米)
    • 附錄1-3 香港山脈情況表
    • 附錄1-4 香港主要海峽或水道情況表
    • 附錄1-5 香港港灣與沙灘情況表
    • 附錄2-1 香港天文台歷年重力觀測數據統計表
    • 附錄2-2 香港天文台歷年地磁觀測數據統計表
    • 附錄2-3 非香港天文台人員在香港所進行之地磁觀測數據統計表
    • 附錄3-1 1884年至2017年天文台總部氣象儀器主要變化歷程情況表
    • 附錄3-2 2017年香港天文台運作的自動氣象站及啟用日期情況表
    • 附錄3-3 香港分區氣候各氣象站氣候平均值計算年份情況表
    • 附錄3-4 1969年至2017年香港與北京、東京及曼谷氣象線路變更情況表
    • 附錄3-5 1996年至2017年香港天文台網站主要新增資訊及更新歷程情況表
    • 附錄3-6 2010年至2017年「我的天文台」流動應用程式主要新增資訊及更新歷程情況表
    • 附錄3-7 1885年至1966年使用擺鐘作授時服務的變更情況表
    • 附錄3-8 1885年至1933年天文台時間球服務的變更情況表
    • 附錄3-9 「香港衞星定位參考站網」參考站開始運作日期情況表(以首個衞星接收器安裝日期計算)
    • 附錄3-10 1974年至1975年香港大氣飄塵放射性活度統計表
    • 附錄3-11 1998年至2020年香港環境輻射整體測量結果概要統計表(大氣樣本)
    • 附錄3-12 1998年至2020年香港環境輻射整體測量結果概要統計表(地面樣本)
    • 附錄3-13 1998年至2020年香港環境輻射整體測量結果概要統計表(水體樣本)
    • 附錄5-1 1997年至2017年經土力工程處調查的主要山泥傾瀉事件情況表
    • 附錄5-2 1997年至2017年經土力工程處調查的主要泥石流事件情況表
    • 附錄5-3 1997年至2017年經土力工程處調查的主要崩石事件情況表(規模大於1立方米)
    • 附錄5-4 歷年颱風災害情況表
    • 附錄5-5 歷年風暴潮數據情況表
    • 附錄5-6 歷年暴雨災害情況表
    • 附錄5-7 歷年帶來破壞或人命傷亡的龍捲風及水龍捲事件情況表
    • 附錄5-8 歷年低能見度引致的事故情況表
  • 地理信息系統網站「香港地質資料館」
  • 主要參考文獻
  • 鳴謝
  • 出版地 香港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