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劉以鬯:我無意寫歷史小說,卻有意給香港歷史加一個注釋。
《島與半島》一書中描繪了股票投資風潮對香港人的影響,許多人將畢生積蓄投入股市,豈料香港發生股市史上最慘重的股災,恆生指數於一年內大跌超過九成,導致數以萬計的市民破產。石油危機,能源短缺,也使得港島限水限電。治安惡化,搶劫案每日增長,也讓市民憂慮不已,在媒體的煽動下,市民以搶購和囤貨回應物價上漲的恐慌。而在一片混亂之中,象徵繁榮穩定的「香港節」依舊進行著……
劉以鬯用電影的手法編排場景,以人物的性格推動故事情節,通過描繪主角沙凡一家的日常生活,打開了觀察這座城市的一扇窗。小說中,人物的無力感和焦慮、下一代的失望和不滿,都反映了香港人的生活狀態。
本書的創作背景在一九七三年,與今日的香港對照,在經濟前景上有著相同的不安,疫情時的購物焦慮與當年的天災雷同,在政治制度方面則有著更多不信任感。但這樣一個充滿矛盾的地方,也無法阻擋人們從四面八方湧來。
劉以鬯筆下的香港活靈活現,同時又保有觀察距離。他的作品深具藝術性,但又歡迎來自各種背景、年齡層的讀者閱讀。劉以鬯也善於描繪不同階層的人物,從孤兒到富人,從藍領到白領,無不栩栩如生。也斯說:「劉以鬯可能是香港小說作者中對不同角色心理刻劃最成功的一人。」在劉以鬯的作品中,也隱含了知識分子對社會結構、民生議題的批判,這些問題引起了香港這一代人的共鳴,也是劉以鬯的作品至今仍受到年輕人歡迎的原因之一。
《島與半島》一書中描繪了股票投資風潮對香港人的影響,許多人將畢生積蓄投入股市,豈料香港發生股市史上最慘重的股災,恆生指數於一年內大跌超過九成,導致數以萬計的市民破產。石油危機,能源短缺,也使得港島限水限電。治安惡化,搶劫案每日增長,也讓市民憂慮不已,在媒體的煽動下,市民以搶購和囤貨回應物價上漲的恐慌。而在一片混亂之中,象徵繁榮穩定的「香港節」依舊進行著……
劉以鬯用電影的手法編排場景,以人物的性格推動故事情節,通過描繪主角沙凡一家的日常生活,打開了觀察這座城市的一扇窗。小說中,人物的無力感和焦慮、下一代的失望和不滿,都反映了香港人的生活狀態。
本書的創作背景在一九七三年,與今日的香港對照,在經濟前景上有著相同的不安,疫情時的購物焦慮與當年的天災雷同,在政治制度方面則有著更多不信任感。但這樣一個充滿矛盾的地方,也無法阻擋人們從四面八方湧來。
劉以鬯筆下的香港活靈活現,同時又保有觀察距離。他的作品深具藝術性,但又歡迎來自各種背景、年齡層的讀者閱讀。劉以鬯也善於描繪不同階層的人物,從孤兒到富人,從藍領到白領,無不栩栩如生。也斯說:「劉以鬯可能是香港小說作者中對不同角色心理刻劃最成功的一人。」在劉以鬯的作品中,也隱含了知識分子對社會結構、民生議題的批判,這些問題引起了香港這一代人的共鳴,也是劉以鬯的作品至今仍受到年輕人歡迎的原因之一。
- 封面
- 作者簡介
- 劉以鬯作品集 出版前言
- 序
-
島與半島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