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從生態環境規劃與環評制度、污染防治制度、生態環境協同保護、生態環境損害救濟與修復、氣候變化應對措施等角度,全方面剖析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境治理的現狀和不足。除了政策文件和科學數據的分析,作者還結合三個具體的專題,借鑒外國相關案例,提出大灣區生態環境治理的未來方向及措施。
- 封面頁
- 書名頁
- 版權頁
- 作者簡介
- 前言 研究的緣起
-
第一章 大灣區協同治理機制研究
-
第一節 探索生態環境多元共治體系
-
一、治理現狀
-
二、現實困境
-
三、域外經驗
-
四、解決措施
-
-
第二節 環境規劃與環評制度協同
-
一、粵港澳大灣區環境規劃協同
-
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協同
-
-
-
第二章 大灣區污染防治制度協同
-
第一節 水污染防治
-
一、粵港澳大灣區水污染治理現狀
-
二、大灣區水污染協同治理困境
-
三、域外經驗介紹
-
四、解決措施
-
-
第二節 大氣污染防治
-
一、大灣區大氣污染治理法律制度現狀
-
二、大灣區大氣污染協同治理成效
-
三、大灣區大氣污染協同治理現實困境
-
四、大氣污染協同治理的經驗借鑒
-
五、大灣區大氣污染協同治理體系建設
-
-
第三節 土壤污染防治
-
一、大灣區土壤污染防治現狀
-
二、三地土壤污染防治機制差異及協同困境
-
三、土壤污染防治協同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戰略目標
-
四、土壤污染防治協同的主要內容與要求
-
五、土壤污染防治協同的具體對策與措施
-
-
-
第三章 大灣區生態環境的協同保護
-
第一節 自然保護地治理協同
-
一、濕地協同治理現狀
-
二、濕地保護案例——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
-
三、濕地協同治理不足與困境
-
四、域外灣區濕地協同治理經驗
-
五、濕地協同治理的具體路徑
-
-
第二節 海洋環境保護協同與兩岸三地陸海統籌
-
一、大灣區海洋環境和海岸帶保護現狀
-
二、影響大灣區海洋環境和海岸帶協同保護的原因分析
-
三、大灣區海洋環境和海岸帶協同保護的可行性分析
-
四、大灣區海洋環境與海岸帶協同保護的法治路徑
-
結語
-
-
第三節 生物安全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協同
-
一、我國生物安全與生物多樣性治理現狀
-
二、粵港澳大灣區生物安全與生物多樣性協同治理現狀
-
三、粵港澳大灣區生物安全與生物多樣性協同保護的路徑建議
-
-
-
第四章 生態環境損害救濟與生態環境修復
-
第一節 生態環境損害救濟制度協同
-
一、內地生態環境損害救濟制度的實踐現狀
-
二、港澳地區生態環境損害救濟制度的展開方式
-
三、內地與港澳地區生態環境損害救濟制度的銜接渠道
-
-
第二節 生態環境修復制度協同
-
一、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境保護形勢
-
二、粵港澳大灣區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實施現狀
-
三、粵港澳大灣區生態保護修復協同的指導思想
-
四、粵港澳大灣區生態保護修復協同的具體要求
-
-
-
第五章 氣候變化的共同應對
-
第一節 大灣區低碳城市群建設
-
一、“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由來
-
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低碳城市群建設的必要性
-
三、綠色規劃
-
四、綠色建築
-
五、綠色交通
-
六、粵港澳城市群合作現狀及展望
-
-
第二節 低碳能源體系建設
-
一、粵港澳大灣區能源利用現狀
-
二、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結構升級
-
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
-
四、粵港澳大灣區能源供應安全及規劃
-
-
-
專題研究
-
專題一:珠江口生態環境執法機制協同研究——以大灣區廣東省為重點
-
一、珠江口海洋生態環境執法現狀
-
二、珠江口生態環境執法協同困境
-
三、域外經驗
-
三、珠江口海洋生態環境執法協同對策
-
-
專題二:珠江口海岸帶水體生態修復機制協同研究
-
一、區域水環境保護現狀
-
二、珠江口海岸帶生境保護的戰略意義
-
三、創新舉措及相關經驗做法
-
四、實施協同的總體要求
-
五、實現協同的具體措施
-
六、組織引領
-
-
專題三:大灣區碳排放交易制度協同研究
-
“30·60”遠景目標
-
一、粵港澳碳排放權交易的發展歷程
-
二、碳排放權交易的比較研究
-
三、粵港澳碳排放權交易制度協同展望
-
-
- 結語
- 後記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