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弱勢者視角下的香港未來

出版日期
2024/07/17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62937703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香港自20世紀後期,逐步發展爲東方之珠、大都會、國際金融中心。但在璀璨的背後,隱藏着許多社會問題,並存在着不少「弱勢社群」—— 少數族裔、殘障人士、貧窮戶、病弱長者、新移民家庭、同志、跨性別人士、劏房戶,甚至是青少年。他們面對生活上的困難及有形無形的歧視、惡劣生活環境及氣候變化帶來的威脅。香港面對種種的困境及挑戰,也包括生活在這裏的困境及挑戰。到底弱勢者正面臨什麼困境,社會又該如何幫助他們?從社會上弱勢社群的視覺去解讀,方可窺見問題的根本。
  • 序言 呂大樂
  • 引論 研議政策範式轉移:新時代關顧香港弱勢者什麼? 羅金義
  • 貧弱
    • 第一章 回歸後香港貧富懸殊主觀觀感之變化及其政治影響
      • 回歸後香港貧富懸殊的實際狀況
      • 市民對貧富懸殊狀況的看法之變化
      • 市民對貧窮主因的看法
      • 貧富懸殊的政治影響
      • 結語
    • 第二章 從長者就業困難檢討香港退休保障體制
      • 引言
      • 延長老人勞動生命的經濟邏輯
      • 長者就業的政策背景
      • 香港的退休政策體系
      • 香港退休政策體系的社會影響
      • 總結:由老年社會到風險社會
    • 第三章 從福利觀到權利觀,殘疾人士公民身份的發展
      • 總論:醫療、社會及人權模式的討論
      • 香港的右翼福利體制與醫療模式的互動
      • 前路:自下而上公民社會的建立,弱勢不應再是弱勢
    • 第四章 聾人就是傷殘人士?從病患以外的視角看弱聽
      • 前言
      • 聾人都需要被治癒嗎?
      • 從尊重聽力差異到聾人文化
      • 能夠開口說話真的是那麼重要嗎?
      • 結語
  • 青年
    • 第五章 青年:新自由主義的文化統識
      • 引言
      • 青少年問題的社會建構
      • 青少年未來的文化統識
      • 文化統識與意識提升
      • 意識提升和青少年參與
      • 青少年參與和公民身份運動
      • 日常生活情感政治化
      • 政策方向:製造青年公民空間
      • 結語:挑戰新自由主義的文化統識
    • 第六章 少數族裔青年的社會政治參與:機遇與挑戰
      • 前言
      • 移民和少數族裔青年的社會政治參與
      • 南亞少數族裔、非完整公民身份和社會政治參與
      • 方法
      • 挑戰
      • 機遇
      • 討論和結語
    • 第七章 性傾向跨性別偏見:同志跨性別學生的聲音
      • 導言
      • 偏見和弱勢社群壓力的概念
      • 學校性傾向跨性別教育
      • 同志跨性別學生處於弱勢中的弱勢
      • 同志跨性別學生對於香港未來的期望
      • 總結
  • 社區
    • 第八章 劏房的過去與現在,明天如何了?
      • 引言
      • 劏房現象的發展及現況
      • 劏房現象的政策及爭議
      • 劏房居民未來的可能
      • 總結
    • 第九章 檢視社區經濟發展的實踐與未來
      • 前言
      • 社區經濟發展
      • 香港本地的社區經濟發展實踐
      • 本地社區經濟發展實踐個案
      • 討論與總結
    • 第十章 氣候變化下的香港弱勢社群:「氣候公義」視角
      • 香港與氣候災害的距離
      • 氣候危城:「覺醒」還是「裝醒」?
      • 筆墨之間的「弱勢社群」
      • 「毋庸置疑」的氣候危機、「無為」氣候管治
      • 香港氣候災害:水深火熱的未來
      • 一樣的氣候變化、不一樣的氣候風險
      • 氣候變化照出社會不公不義
      • 香港氣候管治的未來
  • 綜論
    • 第十一章 從公民社會組織的角度看香港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的現在與未來
      • 前言
      • 香港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
      • 香港公民社會機構在企業社會責任上的功能
      • 政策倡議改變CSR立法對企業的規範
      • CSR議題的輸入與輸出
      • 公眾的有限度參與令話語權的傾斜
      • 動員媒體需要更多資源
      • 總結和展望
    • 第十二章 設計思維與系統思維的相互應用:社福政策再思
      • 設計思維:微觀受助者的需要、探索最痛點
      • 系統思維:宏觀因果脈絡,追求可持續性
      • 小結
  • 出版地 香港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