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对中国文化的体会感悟集大成之作,精装本。全书分为十二章,针对生与死、天与地、美德、修身、立国之文化等中国文化关键词展开论述与阐发,直指传统文化的丰厚内涵与深远意义。全书充满奇思妙想,气势磅礴,以饱满的激情渲染出作者对生命和文化的热爱与感恩。本书着重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嫁接,以古典文明蕴含的智慧来点拨启发现当代年轻人,帮助他们寻找人生的意义,以积极进取的精神面对生活的考验,堪称一本专为当代年轻人打造的“文化人生哲学”,一条引导通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通道,一部回荡着文化正能量的人生指南。本书为精装本。
-
文化圆满人生
-
人生的百样说法
-
人生产生文化
-
文化的有效性
-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
传统活在当代
-
文化的力量超过个体生命
-
文化改善与重塑人生
-
一切都需要文化
-
生活文化,谁也离不开谁
-
文化给我们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
文化使你的人生圆满
-
文化是灵魂,是积淀的永生
-
-
第一章 生死
-
生与死
-
生命的出现是一个奇迹
-
孔子论生死
-
仁义、丧葬,比生命更重要的价值
-
老子的生死观
-
庄子的奇葩生死论
-
融为一体说
-
文学中的生与死
-
英雄烈士的生死大义
-
佛禅等关于生死的说法
-
脱口秀中的生死论举世无双
-
简明的结语
-
-
第二章 天地
-
天地观是文化的重心
-
天地无垠
-
中华天地观
-
天地少言
-
天命
-
性善论与天善论地善论
-
天命至高,离不开人的努力
-
感慨天地,千言万语
-
问天
-
天地境界
-
天地与中华文化的整合性
-
-
第三章 三才
-
从天地到天地人
-
三才天地人
-
一二三
-
老子的天地人观
-
大道自然而然
-
老子不是躺平论者
-
1→2→3→5→1
-
庄子的《齐物论》
-
天地人的相悖谬
-
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
-
天地人的互证互通互补
-
天道至高无上
-
天坛与天子
-
三才与五元
-
人、历史、社会与机遇
-
-
第四章 混一
-
混与浑
-
浑沌的故事
-
君子不器
-
尚同与尚一
-
一与多
-
整体主义
-
-
第五章 文治
-
儒者就是文化人
-
大哉文也
-
文治与礼制礼治
-
自礼出发,及于各方面
-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
文化立国与以正治国
-
儒家学说的优越性与耐选择性
-
以礼治国的理念、实践、经验、教训
-
无为而治
-
传统的祭祀文化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文化的命运与作用
-
-
第六章 修身
-
以修身为本
-
格致的不成功故事
-
修齐治平的逻辑与经验
-
学习成长的过程
-
自律与慎独
-
自律才能自由
-
养气
-
修身获得光明的喜悦
-
正心是修身的根本
-
一朵花在心里开放
-
修齐治平的关联、统一、整合性
-
修身从哪里开始?
-
-
第七章 美德
-
儒学的魅力
-
孝悌
-
忠恕与礼义
-
智仁勇——美德的立体化
-
四维与八德
-
全局性的五德五常
-
士德的等级
-
美德说的困惑
-
道德讲究的尴尬与悖论
-
美德是精神境界的高扬与力量
-
-
第八章 君子
-
君子小人之辨
-
君子的中庸之道
-
坦荡与戚戚
-
君子和而不同
-
君子反求诸己
-
君子的义利观
-
周而不比与比而不周
-
君子面面观
-
俚语谚语中的君子观
-
-
第九章 劝学
-
圣王的教化之功
-
读书是第一等好事
-
苦学、长学、耐心学
-
我们的劝学倡读传统
-
在生活中学习
-
学什么与怎么学
-
活学活用的劝学教育思想
-
学习成长的三级跳
-
-
第十章 风度
-
价值与境界
-
人生大境界
-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
圣贤也是各样的
-
风度与容色
-
以食为天,吃出礼义仁德风度
-
我们的风度
-
微笑是重要的
-
-
精神成就世界
-
你有没有自己的精神世界
-
爱心
-
宗教
-
自然性、人文性、社会性与信仰的结合
-
趣味爱好
-
失败母亲颂
-
失败、失败直到胜利
-
活力、节奏、平衡、全面发展
-
文化人生的黄金法则
-
- 跋
- 参考文献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214/271884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