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内容简介】 在传统中文语境中,“声色”一词联系着“感官之娱”而暗寓贬义。南北朝齐梁年间,永明诗人公开大力倡导诗歌声律,推动了诗歌创新的风气。本书的研究将这一诗人群体置于当时的宫廷环境中,探询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声色”对永明诗人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本书通过解析他们诗歌中所蕴含的听觉和视觉经验,指出永明诗人的声色追求反映了佛教思想、儒家价值观和新的社会政治条件共同作用下的复杂影响;并就传统视角下对永明诗人的评价和仅在语言的表意层面阅读和理解永明诗以及中国古典诗等问题作出了反思。
- 致 谢
- 中译本序
- 绪论 声色
-
第一章 人才与贤者
-
引 言
-
人 才
-
“贤者”
-
-
第二章 知音
-
四声八病
-
“知音”
-
会 声
-
“精”
-
-
第三章 所见一物
-
读一叶
-
“形似”
-
正在发生——实时所见
-
幻象之见
-
-
第四章 在园中
-
拒绝“华园”
-
人野之间
-
自然之园
-
离 园
-
矛盾之园
-
烛灭之时
-
-
第五章 离京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京邑人士
-
京邑吾乡
-
“行矣倦路长”
-
“恐君城阙人”
-
归 途
-
-
第六章 出入山水
-
带回山水
-
平衡的艺术
-
激流的唱和
-
行于山水间
-
退出山水
-
- 结 语
- 附录一 沈约《郊居赋》押韵模式解析
- 附录二 论王融三首诗中的声律
- 参考文献
- 索 引
- 译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214/274984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