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禪讓與貳臣:南朝四史的政治論述與道德價值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072936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本書記載宋、齊、梁、陳四朝歷史的四位史家沈約(441-513)、蕭子顯(487-537)、以及媱察(533-606)、媱思廉(557-637)父子,他們分別為《宋書》、《南齊書》、以及《梁》、《陳》二書的作者,這些史家皆有過身仕二朝、甚而三朝的履歷,彼此間有著極為巧合的生命經驗。無庸置疑,傳史活動其實是一位史家洞觀當代,照見自己如何通過歷史的心路歷程,史家個人的經歷往往會影響其歷史敘述。因此,雖說四位史家皆為貳臣,但入仕新朝的過程卻有其獨殊性。這些貳臣史官究竟各自如何在南朝四史中詮釋及評價貳臣行為,甚而如何記錄政權轉移、改朝換代,美其名謂之「禪代」的過程,這是一個值得探究的文史現象。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論題說明
    •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拓展
    •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求知方法
  • 第二章 史家的存在經驗與臨史心態
    • 第一節 在家族記憶中與童年逆境下成長的沈約
    • 第二節 為故國修史的前朝帝冑蕭子顯
    • 第三節 守孝盡忠的姚察、姚思廉父子
    • 第四節 結語
  • 第三章 前四史的禪讓觀
    • 第一節 《史記》的禪讓觀
    • 第二節 《漢書》的禪讓觀
    • 第三節 《三國志》的禪讓觀
    • 第四節 《後漢書》的禪讓觀
    • 第五節 結語
  • 第四章 南朝四史的禪讓觀
    • 第一節 《宋書》的禪讓觀
    • 第二節 《南齊書》的禪讓觀
    • 第三節 《梁》、《陳》二書的禪讓觀
    • 第四節 結語
  • 第五章 南朝四史的貳臣觀
    • 第一節 《宋書》的貳臣觀
    • 第二節 《南齊書》的貳臣觀
    • 第三節 《梁》、《陳》二書的貳臣觀
    • 第四節 結語
  • 第六章 後代史學對南朝四史的回應
    • 第一節 《南史》的禪讓觀與貳臣觀
    • 第二節 《資治通鑑》的禪讓觀與貳臣觀
    • 第三節 《讀通鑑論》的禪讓觀與貳臣觀
    • 第四節 結語
  • 第七章 結論
  • 徵引文獻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