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东晋政治史,在前人研究成果尤其是日本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东晋以世家大族为核心的门阀制度、选人用人的门阀制度以及田赋制度等,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提出不少创见,为东晋历史的研究提供颇有价值的参考。
本书研究东晋政治史,在前人研究成果尤其是日本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东晋以世家大族为核心的门阀制度、选人用人的门阀制度以及田赋制度等,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提出不少创见,为东晋历史的研究提供颇有价值的参考。
- 序 言
-
序 论 贵族政治、皇帝权力与地方社会——东晋政治史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
第一节 六朝贵族研究及其理论架构
-
第二节 中国历史的逻辑探求与六朝贵族的自律性、社会性特质
-
第三节 东晋政治史研究的基本视野
-
第四节 本书的框架与研究思路
-
结语
-
-
第一编 乡论、乡品与六朝贵族的本源
-
第一章 魏晋贵族体制的形成与乡论——以魏晋放达之风的考察为中心
-
序言
-
第一节 竹林、元康论
-
第二节 放达之风与元康时期的社会
-
第三节 放达之风与老庄之学
-
第四节 放达之风的形成与演变
-
第五节 放达与乡论
-
结语
-
-
第二章 九品官人法中的乡品称谓考论
-
序言
-
第一节 乡论与“乡品”
-
第二节 “人品”与“乡品”
-
第三节 “资品”与“乡品”
-
第四节 “中正品”与“乡品”
-
结语
-
-
第三章 乡品与官品、官职的对应关系及其实质
-
序言
-
第一节 乡品与官品
-
第二节 乡品与官职
-
第三节 乡品与官品的对应及其问题所在
-
第四节 乡品与官职的对应及其问题所在
-
结语
-
-
-
第二编 东晋贵族政治的形成与皇帝权力
-
第一章 元帝司马睿的皇权政治与门阀贵族
-
序言
-
第一节 司马睿与东晋皇帝权力的建立
-
第二节 国家权力中的皇权与贵族
-
第三节 东晋国家权力与江南社会
-
结语
-
-
第二章 东晋贵族政治的本质——以王导“清静”之政为中心
-
序言
-
第一节 王导的“清静”政治
-
第二节 “清静”政治与六朝贵族的伦理精神
-
第三节 从“清静”政治来看贵族精神与学问、门第的关系
-
第四节 “清静”政治与东晋皇权
-
结语
-
-
第三章 论庾亮
-
序言
-
第一节 “元舅民望”
-
第二节 庾、王相争的实质
-
第三节 “任法裁物”与“威刑”
-
第四节 “失人心”考
-
结语
-
-
-
第三编 东晋中后期的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
-
第一章 “和靖”与“宽和”——桓温、谢安之政与江南地方社会
-
序言
-
第一节 观察桓温之政的视角
-
第二节 桓温政治与江南地方社会
-
第三节 谢安与江南豪族
-
第四节 “度田收租”之制的撤废与江南地方社会
-
第五节 “和靖”与“宽和”——东晋贵族政治与江南社会及民众
-
结语
-
-
第二章 东晋门阀贵族体制与地方政治
-
序言
-
第一节 “贪残”与“严猛”之政
-
第二节 “清静”之政风
-
第三节 “能名”“德政”“惠政”“威惠”
-
第四节 “清静”政治推行的背景——从编户问题与豪族问题来看
-
结语
-
-
第三章 东晋王朝的崩溃与刘宋政权的性质——从贵族政治的视角来观察
-
序言
-
第一节 针对东晋王朝崩溃的几种观点
-
第二节 东晋末的皇权复兴与江南地方社会
-
第三节 王恭、桓玄之政与江南地方社会
-
第四节 刘宋政权与江南社会的动向
-
第五节 刘宋的皇权强化问题
-
结语
-
-
-
附 编
-
第一章 论谷川道雄的中国史研究
-
序言
-
第一节 战后日本的中国史研究
-
第二节 谷川史学的诞生——《隋唐帝国形成史论》
-
第三节 谷川史学的发展与核心——“豪族共同体论”
-
第四节 谷川史学的升华——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共同体特性及对现代社会的启迪意义
-
第五节 谷川史学的特质
-
结语
-
-
第二章 中日学术交流的新动向——兼评《日本中国史研究年刊》
-
代跋语 从龙谷到随园
-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214/167590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