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未竟的革命:香港人的民主運動與日常抵抗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3/20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20995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香港如何從爭取民主的反送中運動快速進入白色恐怖時期?
反送中運動之後的「香港人」都去了哪裡?都做了什麼?
台灣人/社會如何看待香港的反送中運動?
台灣的民主運動和香港的民主運動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
曾經團結港台的「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為什麼現在台灣卻瀰漫了「疑港論」?

  從反送中運動猛然爆發到國安法的全面鎮壓,香港的高度自治已經不復存,而台灣也出現了唇亡齒寒的迫切感。香港國安法體制是用來清算過往民主運動的參與者與組織,以便將這個全球城市納入內地的維穩控制,一旦反抗勢力被徹底剪除,統治者就可以遂行其意志。

  然而,被壓迫者儘管沒有空間能公開表達異議,他們仍是善用各種統治者看不見的死角,進行地下化、未明言的抵抗。反送中運動規模龐大,影響深遠,跨越了前線/後勤、線上/街頭、香港/海外等不同的空間場所,無論是就持續的時間、參與者的廣度與深度或是區域與全球性的後果而言,都舉世罕見。

  本書意在於記錄與分析香港鉅變下不同人士的實際感受,包括前線抗爭者、律師、家長、基督教徒、海外移民與留港台灣學生。他們的公開行動有可能是街頭抗議、法律協助、海外遊說,在其日常生活領域,他們也經歷了遷移與否的內心掙扎、宗教信仰的內省叩問、政治認同的移轉等。隨著運動的興起與衰退,本書所關切的主角們也經歷了不同的情感狀態,從激昂的憤慨到無能為力的愧疚感到面臨司法程序的恐懼等。這些同時發生在公共領域與私生活的變動,都值得不同學門領域研究者共同關注。
  • 封面
  • [1]導論:香港民主運動的台灣觀點/何明修
  • [2]朝向相互主體之路:近現代帝國史脈絡中的台港關係/吳叡人
  • [3]當香港反送中運動遇見遊戲行動主義/林鶴玲、孫春在
  • [4]香港司法政治化與法律人的回應/黎恩灝、許菁芳
  • [5]國安教育與留港家長的反抗/呂青湖
  • [6]香港政治抗爭、教會權威與信者主體性/黃克先
  • [7]撤離的日常化:移動性、情感政治、共同體/黃舒楣、陳盈棻、張詠然、洪與成
  • [8]海外香港人的國際戰線/何明修
  • [9]台灣留港學生在反送中運動後的政治認同轉變/陳薇安
  • [10]結語:香港民主的未來/陳健民
  • 版權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