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科教育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本科教育之于该场域中人的意义、逻辑起点和核心旨归是什么?大学本科教育应为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什么基础?新时期背景下,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发展趋势如何?我国高校本科教育近些年来针对数理基础学科和工程学科等领域的人才培养,有哪些创新探索和成效?围绕这几个主题,本书对研究型大学高水平本科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探索进行分析和探讨,既有横向国际比较,又有事实陈述,更有理解领悟,以期对新时期我国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进行展望。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前言
- 目录
-
第一章 新时期我国高水平本科教育发展的背景、问题与挑战
-
一 新时期重构高水平本科教育理念与实践体系的战略背景
-
二 新时期我国本科教育的现状、问题与挑战
-
-
第二章 我国数理基础学科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
一 “拔尖计划”回溯性研究的背景
-
二 “拔尖计划”基本原则、实施保障与目标展望
-
三 “拔尖计划1.0”的实施过程
-
四 “拔尖计划1.0”的培养成效
-
-
第三章 我国工科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
一 新时期工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挑战
-
二 以通专融合教育作为工科人才培养之基
-
三 以“卓越计划”助力提高工科人才培养质量
-
四 以STEM教育贯通工程本科与大学前教育
-
五 工科何以而新
-
-
第四章 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
一 世界一流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之解析
-
二 世界一流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之解析
-
三 世界一流大学化学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之解析
-
-
第五章 A大学“拔尖计划”资优本科生培养案例分析
-
一 A大学“拔尖计划”的探索与实践背景
-
二 A大学“拔尖计划”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
-
三 A大学“拔尖计划”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成效
-
-
第六章 本科博雅实验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案例分析
-
一 B大学X书院的设立背景
-
二 X书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
-
三 X书院学生对培养方案的适应性分析
-
四 面对“大—中衔接教育”的新话题
-
-
第七章 展望未来:建设新时期高水平本科教育的框架性建议
-
一 重视本科教育多样化“通专融合”模式的探索
-
二 贯通“中—大—研”三段教育之间的衔接
-
三 支持教师在本科教育教学上的投入
-
四 促进评价结果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反馈
-
五 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改革
-
六 切实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引领本科拔尖人才培养
-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
附录2 帝国理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
附录3 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
附录4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
附录5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
附录6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28/05832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