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辑从主要对明代文学各类典型主题展开论述,可分为“身份认同与诗学观念变迁”“古文与八股文文体”“文学人物”“文献考析”“戏曲与词曲”五部分,内容涵盖对诗、文、曲、词、小说体裁以及文本、文献等研究。既论及宋元明时期的“诗儒分合”观念,又关注明清时期江南文人的身份认同;既呈现弘治中后期长安文会的唱和情况,又阐释古文与八股文的文体互渗;既考辨弘治己未科场案真相、王世贞与吴中文坛之离合,又观照锺惺诗的标新与禅宗机锋。各篇论文主旨明确,结构合理,行文流畅,代表明代文学研究的最新动向,颇具参考价值。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编委会
- 前言
- 目录
- 身份与诗:宋元明时期“诗儒分合”观念的展开及其文学史意义
- 何处是江南:明清《江南春》唱和与江南文人的身份认同
- 元末明初浙东诗学与《诗经》传统
- 论长安文会与文学复古运动前夕关中文学走向
- 弘治己未科场案真相再探
- 《朝正倡和集》与明弘、正复古思潮之转变
- 从观念到文本:唐顺之古文与八股文的文体互渗
- 王世贞与吴中文坛之离合
- 王世贞诗文集的文献学考察
- 禅宗“机锋”与锺惺诗的标新
- 论文书牍与明代文学论争的“境内”驱动
- 古代堪舆术与明清文学批评
- 明代戏曲中词的变体与词曲的互动
- 《聊斋志异》异名、异称的嬗递及其意义
- 近藤元粹《萤雪轩丛书》及其诗学批评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28/05962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