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不要老是找藉口不去上學,你就是懶而已!」
◎「我沒給孩子壓力呀!是他對自己要求比較高。」
◎「我也想給孩子建議呀,但不管我說啥,他都回我『沒用』。」
◎「小孩的生活就是學校和家裡,這麼單純,怎麼可能得憂鬱症?」
當孩子走到失眠、自閉、厭學甚至有輕生念頭,開始對外求助時,
父母第一時間的抱怨多半是:「你什麼都不和我說!」
另一頭是氣得說不出話的孩子:「我跟你們說過了,但你們聽了嗎?」
這就是作者楊意的心理諮商室,最常出現的場景──
孩子憂鬱了,父母卻以為他只是耍脾氣、不開心!
作者楊意為康乃爾大學發展心理學博士,
多次受邀在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學校,以青少年心理為主題演講,
擅長憂鬱症、焦慮症、家庭關係、多元文化方面的心理諮商與治療。
她在書中結合臨床和生活事例,為家長解答情緒障礙的各種困惑,
變懶、易怒、冷漠、說出或寫出胡思亂想的念頭、抗壓性低?
這是少年的必經過程,還是情緒真的生病了?
◎那些說不出口的情緒障礙
‧經常哭、不吃飯、不理人、愛胡思亂想,可能是進入了青春期,
若持續一段時間(至少兩週),
且面對愛好、娛樂,感受不到樂趣,就可能有憂鬱症傾向。
「易怒」也是重要指標。如何判斷是憂鬱還是單純壞脾氣?
本書提供六點參考方向。
‧不寫作業、成績退步,看起來在偷懶──憂鬱症跟懶差在哪?
某些症狀是懶惰者不會出現的,包括憂傷、自責,甚至幻聽或幻覺;
此外,懶會貪睡,但憂鬱症既可能貪睡,更會失眠。
‧「我沒給孩子壓力呀!是他對自己要求比較高。」
是你沒對孩子施加壓力,還是你沒意識到自己對他們施加的壓力?
別再說「我為你好」,而是要變成「我和你關係好」。
◎拯救在憂鬱危機邊緣的孩子
「我想和孩子交流,但他一回家就關在房間裡。」怎麼讓他知道我關心他?
不管給孩子什麼建議,他都說「沒用」。如何讓他願意和父母溝通?
孩子過度追求完美,對學業、同儕關係感到焦慮。如何引導他調節情緒?
當孩子從父母身上獲得溫暖,不僅能平復他的不安,更能體會──
原來,最愛我的人,真能幫助我。
我的孩子是憂鬱,還是不開心?
康乃爾大學發展心理學博士給父母的建議。
◎「我沒給孩子壓力呀!是他對自己要求比較高。」
◎「我也想給孩子建議呀,但不管我說啥,他都回我『沒用』。」
◎「小孩的生活就是學校和家裡,這麼單純,怎麼可能得憂鬱症?」
當孩子走到失眠、自閉、厭學甚至有輕生念頭,開始對外求助時,
父母第一時間的抱怨多半是:「你什麼都不和我說!」
另一頭是氣得說不出話的孩子:「我跟你們說過了,但你們聽了嗎?」
這就是作者楊意的心理諮商室,最常出現的場景──
孩子憂鬱了,父母卻以為他只是耍脾氣、不開心!
作者楊意為康乃爾大學發展心理學博士,
多次受邀在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學校,以青少年心理為主題演講,
擅長憂鬱症、焦慮症、家庭關係、多元文化方面的心理諮商與治療。
她在書中結合臨床和生活事例,為家長解答情緒障礙的各種困惑,
變懶、易怒、冷漠、說出或寫出胡思亂想的念頭、抗壓性低?
這是少年的必經過程,還是情緒真的生病了?
◎那些說不出口的情緒障礙
‧經常哭、不吃飯、不理人、愛胡思亂想,可能是進入了青春期,
若持續一段時間(至少兩週),
且面對愛好、娛樂,感受不到樂趣,就可能有憂鬱症傾向。
「易怒」也是重要指標。如何判斷是憂鬱還是單純壞脾氣?
本書提供六點參考方向。
‧不寫作業、成績退步,看起來在偷懶──憂鬱症跟懶差在哪?
某些症狀是懶惰者不會出現的,包括憂傷、自責,甚至幻聽或幻覺;
此外,懶會貪睡,但憂鬱症既可能貪睡,更會失眠。
‧「我沒給孩子壓力呀!是他對自己要求比較高。」
是你沒對孩子施加壓力,還是你沒意識到自己對他們施加的壓力?
別再說「我為你好」,而是要變成「我和你關係好」。
◎拯救在憂鬱危機邊緣的孩子
「我想和孩子交流,但他一回家就關在房間裡。」怎麼讓他知道我關心他?
不管給孩子什麼建議,他都說「沒用」。如何讓他願意和父母溝通?
孩子過度追求完美,對學業、同儕關係感到焦慮。如何引導他調節情緒?
當孩子從父母身上獲得溫暖,不僅能平復他的不安,更能體會──
原來,最愛我的人,真能幫助我。
我的孩子是憂鬱,還是不開心?
康乃爾大學發展心理學博士給父母的建議。
- 推薦序一 成為孩子心靈的守護者/王意中
- 推薦序二 讓我們一起陪伴孩子走出陰霾/張旭鎧(阿鎧老師)
- 推薦序三 用愛與方法,帶孩子遠離憂鬱/顏安秀
- 前言 孩子憂鬱了,我卻以為他只是不開心
-
第一部 那些說不出口的情緒障礙
-
1 小孩生活簡單,懂什麼憂鬱症?
-
2 「不要胡思亂想,你就是懶!」
-
3 「我沒有給孩子壓力呀!」
-
4 孩子憂鬱了,該如何幫他?
-
5 以痛療傷——聽到孩子的求救信號
-
-
第二部 拯救在憂鬱危機邊緣的孩子
-
6 從「我是為你好」,走向「我和你關係好」
-
7 所有的情緒都能被允許
-
8 走出舒適區,走向學習區
-
9 協助孩子改善問題
-
10 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
- 結語 父母的協助永遠不可替代
- 致謝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