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凝聚孔子與儒家思想之精神,
蘊含豐沛智慧,深具哲理,
於經典中成就人文與人格之美。
當年輕學子對《論語》有種種疑惑時,傅佩榮打通中西哲學,帶入當代觀點,連結時事,見解清晰通透。他說回答不是結論,而是引發新問題的線索,在對話中激盪出新思維,讓真理越辯越明,印證《論語》為何能千年不墜,行諸四海而皆準。
全書按《論語》卷次順序講述,逐段解說,統合相關議題,將散列的章句加以貫穿,有條有理;並加入問答,交流互動中,讓學問更易吸收,深入人心。傅佩榮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將深奧思想變得簡單明瞭,讓儒家經典變成一種生活哲學,傳承延續下去。
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論語》以「仁」啟發我們向善,明白人的價值由內而發,以真誠激發內心的力量,實踐人生理想,找到生命的定位。在儒家人文精神的感染下,當我們走出書本,面向今日世界與現代人生,便能發現生活的美善,應用樂觀躍動的孔子智慧,活出兼具人文與人格之美的一生。
蘊含豐沛智慧,深具哲理,
於經典中成就人文與人格之美。
當年輕學子對《論語》有種種疑惑時,傅佩榮打通中西哲學,帶入當代觀點,連結時事,見解清晰通透。他說回答不是結論,而是引發新問題的線索,在對話中激盪出新思維,讓真理越辯越明,印證《論語》為何能千年不墜,行諸四海而皆準。
全書按《論語》卷次順序講述,逐段解說,統合相關議題,將散列的章句加以貫穿,有條有理;並加入問答,交流互動中,讓學問更易吸收,深入人心。傅佩榮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將深奧思想變得簡單明瞭,讓儒家經典變成一種生活哲學,傳承延續下去。
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論語》以「仁」啟發我們向善,明白人的價值由內而發,以真誠激發內心的力量,實踐人生理想,找到生命的定位。在儒家人文精神的感染下,當我們走出書本,面向今日世界與現代人生,便能發現生活的美善,應用樂觀躍動的孔子智慧,活出兼具人文與人格之美的一生。
- 自 序 人人心中有孔子
-
卷 一 緒 論
-
1. 《論語》緣起
-
2. 為學有術
-
-
卷 二 學而第一
-
1. 學問特色
-
2. 四個層次
-
3. 修身之道
-
4. 為民愛人
-
-
卷 三 為政第二
-
1. 為政以德
-
2. 善與真誠
-
3. 孔子言孝
-
4. 問學為師
-
5. 君子之道
-
6. 人性向善
-
7. 禮儀制度
-
-
卷 四 八佾第三
-
1. 禮主別異
-
2. 祭祀之禮
-
3. 樂其可知
-
4. 君子之風
-
-
卷 五 里仁第四
-
1. 里仁為美
-
2. 仁者安仁
-
3. 知識辨析
-
4. 超越自我
-
5. 一以貫之
-
-
卷 六 公冶長第五
-
1. 知人之明
-
2. 教學有方
-
3. 宰我其人
-
4. 性與天道
-
5. 君子言志
-
-
卷 七 雍也第六
-
1. 心之修練
-
2. 哲學深意
-
3. 教育理想
-
4. 弟子問仁
-
-
卷 八 述而第七
-
1. 何有於我哉
-
2. 德行修養
-
3. 道德仁藝
-
4. 子之所慎
-
5. 生活態度
-
6. 孔子其人
-
7. 怪力亂神
-
8. 顧諟天命
-
9. 聖人與仁
-
-
卷 九 泰伯第八
-
1. 人文教化
-
2. 守死善道
-
3. 聖明之君
-
-
卷 十 子罕第九
-
1. 意必固我
-
2. 受命於天
-
3. 學習感悟
-
4. 天不可欺
-
-
卷 十一 鄉黨第十
-
1. 人文精神
-
2. 與朋友交
-
- 附 錄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