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平民教育之父裴斯泰洛齊掀去無知的面紗:見解與經驗、才能發展與運用、事物與文字,兒童與母親,瑞士教育改革家的思想與情懷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57141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葛篤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致格瑞夫斯的信》、《天鵝之歌》
一本書帶你領略歐洲平民教育之父裴斯泰洛齊的思想與情懷──

他將一生全都貢獻給了貧苦兒童的教育事業,
「透過教育消除貧困」是他為之奮鬥一生的目標。
他為教育改革和教育理論的建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著名教育家赫爾巴特、福祿貝爾、第斯多惠皆深受其影響。
若研究西方教育的發展,裴斯泰洛齊是絕對不能忽略的人物!


•教育有七個必備條件,而國民教育的首要目標是父母的興趣?
•將「差別」考慮進去的教育制度,不同階級需要的不同教育?
•除了濟貧精神,富人在教育方面能夠為窮人做的事情有哪些?
•想獲得嬰兒的愛和信任,先要做到始終如一的日常行為舉止?

◎本書從裴斯泰洛齊的大量著作中選譯了以下篇章:
【葛篤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
《葛篤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全書共十五封信,本書選編了第十三封信,主要論事實際活動能力的培養問題。

【見解與經驗】
此為裴斯泰洛齊在開始領導伊韋爾東學校的教育工作時,與蓋思納的通信,這裡選編了其中的第三封到第八封信,為裴斯泰洛齊對《葛篤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一書的補充。

【西元1818年對我校師生的演講】
此為西元1818年裴斯泰洛齊每週在伊韋爾東學校的師生集會上的演講稿彙編,本書選入其中一些較重要的篇章,可見裴斯泰洛齊對一些重大教育問題的觀點。

【致格瑞夫斯的信】
此為裴斯泰洛齊與英國友人格瑞夫斯的通信集,主要內容是他對兒童早期,也就是嬰兒期教育的論述。

【天鵝之歌】
《天鵝之歌》是高齡還鄉的裴斯泰洛齊撰寫的對他一生教育改革事業的一部總結性著作,也是他的最後一部著作。


本書特色:西方「教聖」裴斯泰洛齊既是一位偉大的教育理論家,也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實踐家,他留給後世主要的教育著作有《林哈德與葛篤德》、《葛篤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論教學方法》、《致格瑞斯的信》、《天鵝之歌》等。本書從他的大量著作中選譯了多篇文章,希望讀者可以藉由本書領略到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的思想和情懷。
  • 導言
  • 第一章 葛篤德如何教育他的子女
    • 第十三封信:實踐技能的重要性
  • 第二章 見解與經驗
    • 第三封信:論理想中的人
    • 第四封信:什麼是理所當然的
    • 第五封信:家庭生活的教育方面
    • 第六封信:其他社會關係的教育價值
    • 第七封信:和自然相互作用的教育價值
    • 附錄3:關於鄉村教師
  • 第三章 西元1818年對我校師生的演講
    • 普遍對教育漠不關心
    • 各部分的多樣性中存在著根本的統一性
    • 樹無法自我幫助,人可以
    • 人的意志是自由的
    • 人是三個因素的產物
      • 工作的進展
      • 教育的科學
      • 徒勞的善行
    • 富人能夠為窮人做的事情
      • 農村教育
      • 濟貧精神
      • 家庭是教育的起點
    • 教育的七個必備條件
  • 第四章 致格瑞夫斯的信
    • 第十一封信:嬰兒初期
      • 無能為力的嬰兒期
      • 動物和人的根本差異
      • 動物和人類嬰兒期的比較
      • 本能和道德的萌芽
    • 第十二封信:母愛—一個忠告
      • 過度溺愛和放任自流之間的平衡
    • 第十四封信:兒童對母愛的反應
      • 權威和慈愛相依託
      • 慈愛贏得愛和信賴
      • 母性的恆久
    • 第十六封信:母親與兒童道德的發展
      • 教育是母親神聖的職責
      • 母親的自我克制養成孩子的自我克制
    • 第二十封信:早期的智力和道德活動
      • 兒童日益增長的自主性
      • 好奇心
      • 兒童的疑問
      • 嬰兒對別人產生看法
    • 第二十一封信:教育與生活
      • 兒童有權發展他的所有才能
    • 第二十二封信:體育體操
      • 運動一定是要漸進的
      • 矯正體操
      • 體操和道德訓練
    • 第二十三封信:視覺和聽覺訓練—音樂教育
      • 感覺辨別力的訓練
      • 美學方面的早期訓練
      • 音樂
      • 民族歌曲
    • 第二十四封信:繪畫
      • 兒童的模仿能力
      • 他們和繪畫的關係
      • 臨摹大自然
      • 製作模型
      • 繪畫對其他科目的學習有幫助
    • 第二十五封信:對母親的教育
      • 知識的傳播
      • 缺乏母愛是不行的
      • 家庭生活是真正的教育中心
    • 第二十六封信:母親對兒童教育的重要意義
      • 她教給他各種物體的名稱
      • 她和孩子談家庭周圍的環境
    • 第二十七封信:女子教育中品格與知識並重
      •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 需求:培養未來母親的學校
      • 女子教育
    • 第二十八封信:事物與文字
      • 記憶與理解
      • 重要的不是單字,而是事物
      • 圖片
    • 第二十九封信:兒童是他自己的教育者
      • 兒童的自發活動
      • 母親經驗性的知識要比哲學指導意義更高
      • 談話和提問的方法
    • 第三十封信:厭倦是教學的主要弊病
      • 一定要指望兒童努力
      • 興趣應當推動努力,而不是懼怕
      • 懲罰
      • 教師和受教者之間的共鳴
    • 第三十一封信:基本方法
      • 數和形
      • 高等算術
      • 心算
      • 幾何學
      • 語言本國的和外國的
    • 第三十二封信:教育和社會效益
      • 教育和幸福—幸福的條件
  • 第五章 天鵝之歌
    • 教育意味著完整的人的發展
    • 每種能力的發展從專門的訓練中獲得
    • 讓人發展的教育和大自然相對應
      • (一)教育是道德的泉源
      • (二)智力發展的教育與大自然相對應
      • (三)大自然和實踐能力發展的教育相對應
    • 我們的力量的均衡與和諧
      • 集體精神
      • 一般的教學方法
      • 「要素」方法與道德教育
      • 「要素」方法與智力訓練
      • 生活教育
      • 詞與事物
    • 才能的發展與才能運用訓練的差別
      • 教授外國語的方法
      • 語言教學和生活的關聯
      • 兒童怎樣學習說話
      • 字詞與事物的關係
      • 外國語
      • 兒童語言中的語法
      • 新語言學習中的語法學習
    • 語言是感覺經驗與思維之間的中介
      • 實踐的技巧
      • 心理的契機
      • 實踐技巧的智力基礎
      • 實踐技巧和生活
    • 感官經驗和高階勞動及自然界歷史的關係
      • 地理和歷史
      • 一定要培養完整的人性
      • 不同階級需要的不同教育
      • 作為教育者的雙親和家庭教師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