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先前的風氣

作者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50098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他的寫作,繁複跌宕,儒雅豐瞻,貫通著慈恕、善意的情懷。
──第六屆魯迅文學獎授獎辭

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得獎作品
賈平凹推薦

穆濤的文字簡潔、機警,寬博而從容,溫和又不知銳見。在《先前的風氣》中,歷史的省思、世相的洞察與思想者的話語風度融於一爐,行文疏密相間,雅俗同賞,無論長文或短章,都交織著散文、隨筆和雜感的筆力與韻味,有鮮明的文體意識。

這一本書說散文也是散文,說雜文也是雜文,在我心目中,它是散文的一種,從我個人來講,我欣賞這一種。穆濤的這些文章裡面有他的觀念,有他的智慧,同時也有對具體問題的思考。──賈平凹

歷史何以稱為春秋?
三百六十行之說從何而來?
儒學為何成為中國文化的骨幹代表?
《漢書》竟然有「浪漫主義」?

穆濤為中國大陸標竿文學雜誌《美文》的執行主編,對他而言文章即是千古事,他從前人的經史子集尋找吉光片語,並精選相同質性者互為表裡加以解讀,裡面有趣事,也有故事,更有可為今人借鑑的優美文化與文人風骨。《易》可觀天地變易,《論語》為識人任事的準則,《列子》諸事藏有禪機、《莊子》說風氣、《管子》談信、《詩經》民間采風說真話、《禮記》記載分際與標準……它們不只是前人文章,更融入古代儒士的骨血中,成為中國獨有的特色文化,其中隱藏的智慧,可用於讀書與創作態度,也可用於養生,讓身體的小宇宙隨氣順暢運行。

作者讀史,猶如河裡淘金,從小處著手。漢代以儒學治天下,史書中有歷代皇帝與儒官的身影、史官氣節、古代生活考、百相浮世繪,也有流傳千年的經世制度:農業減稅、貨幣政策、文官制度、行當規矩……如不知深意誤用,恐辜負前人善意。今人講革新,在經濟上大力推展,忘卻了往昔被稱禮儀之邦的種種規矩與氣度;古代皇帝再大大不過天,以民為本,而現今領導人只管權謀,人民暫放一邊;文人只重文藻雕飾、生活抒情,不說真話,也讓作者不勝唏噓。

全書有散文的樂趣,更有幽默的機鋒,先解字,再說詞,續述故事,篇幅短小卻切中要點,博而不雜,善於化繁為簡,從精神到生活,再以「文化」貫穿全書、古事針砭現事,以抒情美感的文字,寫非抒情的文化精神,讓先朝的古風與文人氣度,重回現世。

本書特色:
★從歷史典籍、字面解釋,輕鬆了解古書中的隱藏智慧。
★由古鑑今,從古代帝王術、先秦諸子的哲學思想中,擷取精要,可觀照今日社會。
  • 封面
  • 〔推薦序〕說穆濤得獎
  • 〔自序〕當規矩和文明淪落之後
  • 【舊磚與新牆】
    • 冬至這一天
    • 黃羊解
    • 師和傅
    • 致中和
    • 敬禮
    • 靜雅
    • 標準和榜樣
    • 清談和清議
    • 讀文件
    • 大實話
    • 神話與鬼話
    • 活力源
    • 坊間言
  • 【身體裡的風氣】
    • 身體器官的服務員
    • 笨人
    • 內裝修
    • 去欲的態度
    • 客氣
    • 會說話
    • 睡覺
    • 心底那個「愚」字
    • 身體裡的風氣
  • 【正信】
    • 正信
    • 敲木魚
    • 覺悟
    • 空指什麼
    • 本錢
    • 化和幻
    • 什麼樣的樸素什麼樣的愛
  • 【信史的溝與壑】
    • 信史的溝與壑
    • 信變
    • 玉皇大帝住什麼房子
    • 樹和碑
    • 黃帝的三十年之悟
    • 多士
    • 職官
    • 反粒子
    • 道理
    • 敬與恥
    • 「儒」這個字
    • 誰敢窺天機
    • 局限
    • 自然者默之成之
    • 代價與成本
    • 認了
  • 【漢代告誡我們的】
    • 大而化之:關於劉邦
    • 舊時代裡公知者:關於董仲舒
    • 政治秀
    • 西漢是沒有禁書的時代
    • 中國古代官員,是有文化自信的
    • 算緡和告緡
    • 〈食貨志〉裡的一筆良心賬
    • 八政與九疇
    • 采風是怎麼一回事
    • 使時見用 功化必盛
    • 苜蓿 蒲桃錦 身毒國
  • 【文學,文風,與文化氣質】
    • 文而不化不叫文化
    • 文化是有血有肉的
    • 化是講規律的
    • 在漢代,文學意味著什麼
    • 真實 境界 表達
    • 文學的標準
    • 底線
    • 怎麼樣理解主見
  • 【附錄】
    • 散文,以及穆濤的散文
    • 訪談:文學寫作,要有良知和良心 穆濤、徐中強
  • 版權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