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心學《易》鉤沉

出版日期
2023/12/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0786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耙梳了宋明學術思想史中一個特殊的途徑——以心學詮釋《易經》。全書由質疑《四庫全書總目》開端,推翻了心學《易》流別之始的認定;其次,以楊慈湖、王龍溪、季彭山、管東溟、孫應鰲等數個重要個案,建構了自宋到明以心學說《易》的脈絡,以及此一脈絡旁支蔓延的複雜關聯。全書對於海內外相關研究有充分的掌握,行文暢達,論證深入細密,資料搜羅閎富,結論信實有力,對於心學與《易》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貢獻。
  • 自序
  • 緒論
  • 第一章 心學《易》流別之始?——《童溪易傳》定位商榷
    • 一、《童溪易傳》之影響及評論
    • 二、《童溪易傳》要旨
    • 三、與楊慈湖《易》學之比較
    • 四、結語
  • 第二章 承繼與轉化——邵康節對王龍溪《易》學的影響
    • 一、龍溪對康節的評價
    • 二、心與良知
    • 三、先天後天
    • 四、天根月窟
    • 五、結語
  • 第三章 陸、王之傳——楊慈湖與王龍溪
    • 一、《易》不在書
    • 二、心《易》與良知《易》
    • 三、不起意與絶意去識
    • 四、卦論
    • 五、圖書
    • 六、結語
  • 第四章 季彭山的龍惕之《易》
    • 一、明代的慈湖學
    • 二、「龍惕說」論辯
    • 三、《易學四同》
    • 四、卜筮論
    • 五、結語
  • 第五章 從龍惕到惕龍——季彭山與管東溟
    • 一、時弊與儒釋分合
    • 二、以龍喻心與六龍皆惕
    • 三、主宰自然與真如八識
    • 四、結語
  • 第六章 《明儒學案》外一章——黔中王門孫應鰲
    • 一、孫氏生平與王門
    • 二、孫氏《易》學
    • 三、結語
  • 結論
  • 引用書目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