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疾病終結者:中國早期的道教醫學

出版日期
2003/06/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43539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在當代臺灣,我們看到許多宗教團體介入醫院的經營,看到民眾生病時求神也求醫的行為模式,也看到各種「養生」功法的風行。這些,都顯示了醫療和宗教在臺灣社會中糾葛不清的境況。 這並不是現代才有的社會現象,而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文化習性。這種習性的養成,至少可以追溯到西元第二至第六世紀的中國社會。在當時瘟疫橫行的期間,各個宗教積極以醫療佈教;而「道醫」的出現,更將中國醫學帶入一個新的階段,也帶給漢人社會深遠的影響。 金爐煉丹,煉出了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也創造了中國傳統社會特有的道教醫理。從修身道士到救世良醫,從煉丹養生到治病救疾,從調和陰陽的房中術到長生不老、羽化升仙的追求,道教醫學看似神秘,卻是中國人疾病觀與身體觀的重要根源。 作者簡介: 林富士 1960年出生於臺灣雲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歷史學研究所碩士,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著有《小歷史──歷史的邊陲》、《孤魂與鬼雄的世界》、《紅色印象》和《漢代的巫者》等。
  • 彩 頁
  • 文明叢書序
  • 自 序
  • 引言:臺灣現象
  • 瘟疫橫行的年代
    • 道教的現身
    • 東漢王朝的衰亡
    • 瘟疫的衝擊
    • 瘟疫的蔓延
  • 「複診」瘟疫
    • 傳染病與流行病
    • 「病因」試探
  • 挑戰與回應
    • 痛苦與迷惑
    • 以文學療傷
    • 藝術的鏡照
    • 舊規範與新思想
  • 醫療之必要
    • 醫者與醫術
    • 巫者與巫術
  • 道經釋病
    • 《太平經》的理論
    • 《黃庭經》與「身中神」
    • 三尸與九蟲
    • 疫鬼、瘟神與末世
    • 惡行與戒律
  • 道士治病
    • 巫醫、神仙與宗教
    • 符籙與神咒
    • 針灸與藥物
    • 養生與房中
    • 悔過與功德
    • 反叛或護持
  • 醫療佈教
    • 太平道
    • 天師道
    • 帛家道
    • 干君道
    • 李家道
    • 葛氏道
    • 清水道
    • 上清經派
    • 靈寶經派
  • 「道醫」形象
    • 甘始:養生專家
    • 封衡:青牛道士
    • 董奉:杏林神醫
    • 戴昞:印章除魅
    • 石春:斷食行氣
    • 李脫:鬼道療病
    • 吳猛:符水斷疫
    • 諸葛綝:咒水滌疾
    • 寇謙之:符章廚會
    • 劉㦎:長臂採藥
    • 顧歡:誦經用印
    • 鄧郁之:用印治病
    • 嚴智明:誦經安眠
    • 孟景翼:上章首過
    • 許明業:營建功德
    • 李令稱:建齋懺謝
  • 因病入道
    • 由「凡」入「聖」的考量
    • 病中遇「道」
    • 病而求道
    • 病中修道
  • 習醫因緣
    • 營生之道
    • 自救之道
    • 成仙之道
  • 結語:傳統或現代
  • 附 表
  • 參考書目
  • 圖片出處
  • 版權宣告
  • 封 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