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

出版日期
2023/01/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7322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團體心理治療標竿著作,助人者實務百寶箱

自1940年代問世以來,團體治療有強而有力的證據顯示其有效性與個別治療相當,不論在心理健康、物質濫用障礙或生理疾病的處遇上,都是如此。但大多數心理治療從業人員極度缺乏團體治療訓練,對其理論和運作機制也一無所悉。
本書是為有志學習團體治療的專業人士而寫,其最重要的基本假設之一,是「此時此地」(here-and-now)的人際互動在有效的團體治療中至關重要。作者亞隆和雷斯克認為,案主來到治療室,尋求的不是對過往的洞察,而是對當下的改變與對未來的希望。真正有力的治療團體能提供一個舞台,讓案主自由地與他人互動,藉由幫助成員識別和理解他們互動中的問題,最終改變案主適應不良的模式。
在本書中,作者精心探索了團體治療11個療效因素的作用,並整合了團體治療實務之最新知識和智慧結晶。第六版引入新的臨床素材,大量採用實例帶出重要概念和原則,且為因應COVID-19疫情帶來的挑戰,特闢了線上團體的章節。不論是學生、受訓者、一線專業人員,以及督導者和教師們,皆能從本書獲益。

這本書是真正的經典。鑑於愈來愈多國家的公衛系統接納團體心理治療,這個最新版本對臨床工作者來說,具有舉足輕重的幫助,它也卓越地將研究結果和臨床智慧連接起來。本書支持了好幾代團體心理治療師,同時它也更新了團體的理論與實務議題。
──伯納德‧史特勞斯(Bernhard Strauss),德國耶拿大學教授

這個新版本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機會,讓我們可以從亞隆和雷斯克傑出合作的智慧和專業中獲益。這個作品在無價的臨床見解和案例方面都保留了過去版本的優點,並且引入新素材來強化此版本。為了因應COVID-19疫情帶來的挑戰,他們增加了一個有關線上團體的章節。我期待與我的學生和同事分享這個彙整近期研究結果的新版,這是一個有價值的資源!
──艾?西斯‧D‧亞伯內西(Alexis D. Abernethy),福樂院心理學教授


亞隆和雷斯克的合作為這本書帶來了新的創意——這本書已經塑造了50年前它幫助催生的領域,這是其他書本無法做到的。他們在扎根於當今學術研究的狀況下,進一步既廣且詳盡地發展其人際關係模式,使這本書對各種取向的治療師都有嶄新的意義,它是實務者和教師的永恆寶藏。
──約翰‧沙波貝斯基(John Schlapobersky),《從長椅到團體:團體分析心理治療實務》作者
  • 封面
  • 譯者/審閱者簡介
  • 【推薦序一】團體治療專業領域經典著作
  • 【推薦序二】亞隆與台灣的團體心理治療
  • 【推薦序三】指引團體治療修行者的一盞明燈
  • 【審閱序】樂為團體心理治療的橋梁
  • 第六版前言
  • 致謝
  • 【第一章】療效因素
    • 灌輸希望感
    • 普同感
    • 傳遞訊息
    • 利他主義
    • 原生家庭團體的矯正性重現
    • 發展社交技巧
    • 行為模仿
  • 【第二章】人際學習
    • 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 矯正性情緒經驗
    • 團體即為社會縮影
    • 社會縮影中的動態式互動
    • 辨認社會縮影中的行為型態
    • 社會縮影是真實的嗎?
    • 移情和洞察
    • 總覽
  • 【第三章】團體凝聚力
    • 團體凝聚力的重要性
    • 運作的機轉
    • 總結
  • 【第四章】療效因素的總整合
    • 療效因素的相對價值:案主的觀點
    • 療效因素的相對價值:案主與治療師觀點的殊異
    • 療效因素:調節性力量
  • 【第五章】治療師的基本任務
    • 團體的創立與維繫
    • 建立團體文化
    • 帶領者如何塑造規範?
    • 治療團體之規範
  • 【第六章】治療師如何運作於此時此地
    • 歷程的定義
    • 以歷程為焦點:團體的力量來源
    • 治療師在「此時此地」的任務
    • 引發此時此地的技術
    • 歷程闡釋的技術
    • 協助案主採取歷程取向
    • 協助案主接納歷程闡釋的評論
    • 歷程闡釋:理論總覽
    • 過去之運用
    • 視團體為整體的歷程評論
  • 【第七章】治療師的移情與透明度
    • 治療團體中的移情
    • 心理治療師與透明度
  • 【第八章】篩選案主與治療團體的組成
    • 排除標準
    • 納入案主的標準
    • 總結:案主篩選
    • 團體的組成
    • 預測案主團體中的行為
    • 總結:預測案主的行為
    • 團體組成的原則
    • 同質性或異質性?
    • 整體的臨床考量
    • 總結:團體組成
  • 【第九章】團體的開設
    • 團體場域和結構
    • 短期團體治療
    • 團體治療行前會談和行前準備
  • 【第十章】團體初期
    • 團體的形成階段
    • 案主與其他因素對團體發展的影響
    • 成員的出席問題
  • 【第十一章】進階團體
    • 人際學習如何運作
    • 次團體
    • 治療團體中的衝突
    • 自我揭露
    • 結案
  • 【第十二章】有挑戰性的團體成員
    • 壟斷發言者
    • 沉默型案主
    • 乏味型案主
    • 拒絕協助的抱怨者
    • 急性精神病案主
    • 孤僻型案主
    • 性格困難的案主
  • 【第十三章】特殊型式與輔助程序
    • 同時進行團體與個別治療
    • 團體治療與12步驟團體之混合進行
    • 協同治療
    • 夢境
    • 視聽技術
    • 書面摘要
    • 監測團體治療的結果和歷程
    • 結構式練習
    • 團體治療的紀錄保存
  • 【第十四章】線上心理治療團體
    • 視訊式團體:初步發現
    • 團體心理治療師指引
    • 視訊團體的挑戰與機會
  • 【第十五章】特殊型式的治療團體
    • 為特殊臨床情境做調整:基本步驟
    • 急性病房治療團體
    • 生理疾病患者的團體
    • 將認知行為治療與人際治療用於團體治療
    • 自助團體與網路支持團體
  • 【第十六章】團體治療師的訓練
    • 觀察資深臨床工作者
    • 臨床督導
    • 受訓者的團體經驗
    • 個人心理治療
    • 總結
    • 技術之外
  • 【附錄一】範例:給案主的團體治療資訊與指引
  • 【附錄二】英文索引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