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
影響深遠的短期團體治療實務之作
「形成議題」這個簡單的動作並非真的那麼簡單;它讓病人不得不面對埋藏於焦慮深處的各種課題,深達他最根本的存在基礎。──歐文‧亞隆
1960 年代末期,美國的精神醫療方式轉向住院病人照顧,並以促使病患返回社會接受家庭照料、定期回診追蹤為目標。然而當時的住院病人團體治療方式不僅未跟上改變步伐,實際進行方式也令人莫衷一是。歐文‧亞隆在實地觀察研究後,結合他對人際學習理論與存在主義的關注,提出了對心理界影響深遠的治療主張。
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當時精神科急性病房問題,一探龐大醫療體系中工作者間的互動張力,以及病人住院期短、病理型態廣的帶領難題,提供具體有效的團體治療修正方案、人際互動技巧,以及高、低功能團體的工作模式。
「團體即是社會的縮影」,亞隆認為治療師若能打破過往從旁觀察、不予干涉的帶領模式,善用「自我揭露」、引導病人找出「此時此地」能一次性處理的人際議題,甚至善用所有不可預期的、破壞性的、難以解決的團體事件作為「人際互動磨坊的穀料」,必能帶給病人有用的人際互動經驗、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動力,有效協助他們融入出院後的廣大社會。
書籍重點
‧提出短期團體心理治療的策略與方法,以及高、低功能團體的帶領模式。
‧融合存在主義與人本思想的理念,將方法與案例故事交錯,深具啟發。
‧根據急性病房醫療實務,提出「此時此地」的重要性,以及與病人互動的各種人際技巧。
影響深遠的短期團體治療實務之作
「形成議題」這個簡單的動作並非真的那麼簡單;它讓病人不得不面對埋藏於焦慮深處的各種課題,深達他最根本的存在基礎。──歐文‧亞隆
1960 年代末期,美國的精神醫療方式轉向住院病人照顧,並以促使病患返回社會接受家庭照料、定期回診追蹤為目標。然而當時的住院病人團體治療方式不僅未跟上改變步伐,實際進行方式也令人莫衷一是。歐文‧亞隆在實地觀察研究後,結合他對人際學習理論與存在主義的關注,提出了對心理界影響深遠的治療主張。
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當時精神科急性病房問題,一探龐大醫療體系中工作者間的互動張力,以及病人住院期短、病理型態廣的帶領難題,提供具體有效的團體治療修正方案、人際互動技巧,以及高、低功能團體的工作模式。
「團體即是社會的縮影」,亞隆認為治療師若能打破過往從旁觀察、不予干涉的帶領模式,善用「自我揭露」、引導病人找出「此時此地」能一次性處理的人際議題,甚至善用所有不可預期的、破壞性的、難以解決的團體事件作為「人際互動磨坊的穀料」,必能帶給病人有用的人際互動經驗、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動力,有效協助他們融入出院後的廣大社會。
書籍重點
‧提出短期團體心理治療的策略與方法,以及高、低功能團體的帶領模式。
‧融合存在主義與人本思想的理念,將方法與案例故事交錯,深具啟發。
‧根據急性病房醫療實務,提出「此時此地」的重要性,以及與病人互動的各種人際技巧。
- 來自各方的推薦
- 〔推薦序〕 歐文.亞隆的短期團體心理治療/鍾明勳
- 〔譯序〕 我和亞隆的首度近「心」接觸
- 〔作者序〕 住院病人團體心理治療
-
第一章 團體心理治療與當前精神科病房現況
-
目前實施現況
-
住院病人團體心理治療的療效
-
結論
-
-
第二章 住院病人團體治療的一般原則
-
傳統團體治療的原則
-
住院病人團體的臨床設施特徵
-
住院病人團體的目標
-
住院病人小團體的組成
-
團體的出席:指定或自由選擇?
-
病人的高替換率:對治療團體具有的意涵及影響
-
團體的大小
-
病房與門診團體間的其他差異
-
-
第三章 帶領團體的策略與技巧
-
單會次的時間框架
-
結構
-
支持
-
住院病人團體治療中的衝突
-
治療師的透明度
-
結論
-
-
第四章 帶領團體的策略與技巧:此時此地
-
「此時此地」的理論基礎
-
「此時此地」的兩大階段
-
住院病人團體中有關「此時此地」的一些特別考量
-
怪異、破壞性的意外事件:人際互動磨坊的穀料
-
結論
-
-
第五章 高功能住院病人團體治療:一種工作模式
-
介紹和準備
-
輪流提出議題
-
議題付諸討論
-
最後階段
-
結論
-
-
第六章 低功能團體心理治療:一種工作模式
-
選擇病人
-
一般原則
-
焦點團體治療活動的基本安排
-
團體治療活動的計畫內容
-
結構之外
-
- 結論
- 附錄
- 參考書目
- 延伸閱讀
- 索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