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在佛教中国化的大背景下,以方法论为视角,以辩证思维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僧肇“中道思维”与“即体即用”思维的形成进路、理论形态与核心特征,研究僧肇对般若中观学辩证思维、中国古代哲学辩证思维融合转换的原因、路径与内容,揭示佛教中国化的某些理论特点以及僧肇辩证思维对佛教中国化的影响。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僧肇生平及著述
-
第一节 僧肇生平述略
-
第二节 僧肇著述真伪考辨
-
第三节 中国佛教史上对僧肇的评议
-
-
第二章 僧肇之前中国般若学的辩证思维
-
第一节 魏晋玄学辩证思维的逻辑演进与局限
-
第二节 “六家七宗”辩证思维的偏而不即
-
-
第三章 般若中观学的辩证思维
-
第一节 《中论》辩证思维的根本立场
-
第二节 “八不中道”的辩证思维
-
第三节 《中论》的辩证思维与论法特征
-
-
第四章 僧肇的辩证思维及其佛学思想
-
第一节 《肇论》“中道思维”的辩证主旨与逻辑结构
-
第二节 僧肇“中道思维”与其禅修思想
-
第三节 僧肇“即体即用”的辩证思维
-
第四节 僧肇“即体即用”思维与其涅槃圣境观
-
-
第五章 僧肇对般若中观学与中国传统辩证思维的融汇与转换
-
第一节 般若中观学与中国传统辩证思维的异同
-
第二节 僧肇“中道思维”与中国传统辩证思维之关联
-
第三节 僧肇“即体即用”思维对般若中观学和中国传统辩证思维的融摄与转换
-
- 结语 僧肇辩证思维与佛教中国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28/09878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