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台灣公宅100年:最完整圖說,從日治、美援至今的公共住宅演化史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3/25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53437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唯一一本台灣社會住宅圖文演進史

社會住宅的樣貌如何隨政權而改變?
為何對你我而言,仍是一屋難求?

專文推薦
財團法人臺灣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蕭宗煌
台灣現代建築學會會長暨中原大學副教授 黃俊銘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王俊雄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名譽教授 傅朝卿
 

走進台灣建築最貼近歷史脈動的一頁
從不同年代的公宅風景,看懂近百年的都市規劃

住房是集體消費商品?還是確保人民基本生存權利的必需品?
我們真的住者有其屋嗎?
房地產商炒作土地、墊高地價,都市裡仍一屋難求,
人口高齡化更讓居住偏好發生變化,新二代宅又會是什麼樣?
 

住宅是掌握台灣人民日常生活的每一面向,從飲食、睡眠、如廁到祭祀,無不與它有關。但是,擁有自宅只能成為一場華麗的美夢嗎?居住正義似乎根本無法落實。 

從日治時期開始,經過戰後美援時期,直到如今;從公營住宅、營團住宅、節約住宅、美援國宅、集中興建國宅,到經濟住宅、國民住宅,及目前的社會住宅;政府大量積極興建公共住宅,原因無他,只因公宅是負有政策任務的公共住宅營建,它是基本人權而非自由市場下的商品。 

儘管百年來的歷史實踐,住居治理仍然擺盪於平價、合宜、社會、貧民住宅之間,而缺乏對台灣公共住宅一個明確的定義,究竟民眾需要怎樣的住屋?政府和建築師想要設計出什麼形式的住宅與社區?政策和現實之間又該如何取得平衡?
  • 推薦序
  • 推薦序建築圖面史料作為博物學研究基礎的可能性
  • 推薦序深描公宅的現代性圖景
  • 推薦序走入台灣公共住宅的時空隧道
  • 序言現代住居的一片風景
  • 導論為民建屋──住居現代性的切面
  • 壹 公營住宅:衛生的移住天地
    • 經濟保護事業下公營住宅(一九一○至一九三六年)
    • 維持健康的容器
    • 居所成為文明競技場
  • 貳 營團住宅:節約的戰役前線
    • 戰時節約資源的營團住宅(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九年)
    • 生存限度小屋
    • 帝國的前線南進的玄關
  • 叁 美援國宅:自強的示範櫥窗
    • 軍事威權體制下中美合作國民住宅(一九五○年至一九六四年)
    • 促進勞動的基地
    • 中式民主之窗裡的西式生活
  • 肆 經建國宅:效率生產的實驗場
    • 發展型國家體制下經建國宅(一九六五年至一九七四年)
    • 效率生產實驗場
    • 富國強民的表徵
  • 伍 樂透國宅:追逐獲利的投注所
    • 形式民主與經濟狂飆下直接興建國宅(一九七五至二○○○年)
    • 樂透地產夢
    • 競逐治理績效的好商品
  • 陸 明日的宜居住所?國家與日常生活規劃過去與未來
    • 未曾抵達的現代性旅程
    • 朝向未來的明日居所
    • 台灣公共住宅發展大事紀
    • 參考文獻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