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現代診間裡的古代病人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069079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莫道時移異,萬病古今同。

  透過醫者眼光,帶領你我穿越時空,探索古人如何面對各種健康問題的挑戰和解決的方案,並為其開立二十一世紀的診斷證明。

  西漢名醫淳于意曾為當時的「蹴鞠球星」項處把脈,提醒項處「不要勞累過度,否則有性命之憂」,項處不聽,果然在球場上口吐鮮血不止,隔日即猝死。淳于意對項處之死早有預感,問題是吐血致死究竟是從哪裡吐出血!

  身處現代,我們知道口中吐血分為「嘔血」和「咯血」兩種,前者來自消化道,後者源於呼吸道。如果是消化道出血,則多見於食道靜脈曲張(肝硬化的併發症)和胃─十二指腸潰瘍,不過這些情況多跟進食有關,與運動關係不大,況且這樣的病人,往往身體條件已經很差,根本不可能在足球場上逞能。所以,項處是呼吸道出現毛病的可能性較大。

  據此,本書判斷項處患有支氣管擴張症───而這便是現代診間為古代病人開出的診斷證明!

  ❚如果當初有醫美技術,千古一帝康熙該會磨皮治療痘疤,大畫家沈周肯定雷射消除老人斑。才子紀曉嵐、明宣宗朱瞻基若能穿越到現代,免不了要定期到減重門診諮詢。

  從美容到瘦身,從慢性病到傳染病,現代人所罹患的病痛,古代人也同受其苦。

  ❚名臣劉墉彎腰駝背,十三阿哥胤祥膝關節痛,咸豐皇帝患肺病,乾隆皇帝有老花,不管地位多尊貴,老化與慢性病都會找上身,豈能不遵醫囑?在今日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籌應對可怕的傳染病,古代又如何面對霍亂肆虐、鼠疫橫行、流感蔓延?

  拿古人病歷到現代診間問診,醫者該奉上什麼解方?

  而在文字之外,也不能遺漏圖像在閱讀中的重要。

  書中各篇寫作靈感大抵源自作者對古畫的細察與好奇,化作文字之後,又再經由繪者轉換為漫畫圖像,古今風格的對比,人物形象的誇大,既凸顯文章關鍵內容,也強化讀者閱讀印象───而這正是作者、繪者、編者三方鼎力想要帶給閱讀人的美好體驗!
  • 封面
  • 作者簡介
  • 自序 敬畏歷史,負重前行
  • 一號門診 美容醫學讓人改頭換面
    • 誰不愛美──康熙皇帝也修圖?
    • 謎之肖像畫──林則徐鬍子是黑是白?
    • 驚人的真實感──大畫家的老年斑
    • 人間無味──一代男神的臉腫了
    • 來張證件照──看明代官員的眼皮子
    • 似與不似之間──大頭和尚,你病了嗎?
  • 二號門診 任何時代都需要減重門診
    • 英年早逝──是好皇帝卻是胖天子
    • 粒米不入口──又胖又瘦的紀曉嵐
    • 腹肌去哪裡──兩個將軍肚
  • 三號門診 養生不養病,告別慢性病
    • 考古界的傳奇──馬王堆裡的老貴婦
    • 雍正的好哥們──鐵帽子王的真實相貌
    • 戲劇裡的宰相──劉羅鍋真的是「羅鍋」嗎?
    • 一視未必同仁──皇帝也有視力困擾
    • 悲情天子──避暑山莊的遊魂
    • 死也要踢球──漢代足球場上的一灘血
  • 四號門診 傳統療法的醫學智慧
    • 九百年前的寫真──讓人痛不欲生的艾灸
    • 那些抵抗劇痛的人們──麻沸散在哪裡?
  • 緊急宣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
    • 遠去的澳門豬──虎烈拉來襲!
    • 親密接觸惹的禍──藏在野味裡的瘟疫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