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琵琶記》是一部長期在民間醞釀、流傳,後經元末明初的高明改編定型的劇作。劇中以小孝、大孝的爭論為戲劇衝突的起點,一邊寫蔡伯喈進京,步步高昇,沉迷功名富貴;一邊寫趙五娘吃糠賣髮,獨力築墳,歷盡苦難折磨。這一樂一苦、一富一貴,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加深了悲劇的效果。在思想與藝術上,無論是人物形象塑造、戲劇結構和語言、音樂格律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因而被尊為南曲之祖、傳奇之祖。
作者簡介:
高明
字則誠,自號菜根道人,元朝末年溫州瑞安人。生於元至大三年〈(一三一〇)〉,卒於明洪武十三年〈(一三八〇)〉。至正五年〈(一三四五)〉中第,授處州錄事。洪武初,召修元史,以老病辭歸,卒於寧海。著《柔克齋集》,有南戲《琵琶記》。《明史》卷二百八十五有傳。
作者簡介:
高明
字則誠,自號菜根道人,元朝末年溫州瑞安人。生於元至大三年〈(一三一〇)〉,卒於明洪武十三年〈(一三八〇)〉。至正五年〈(一三四五)〉中第,授處州錄事。洪武初,召修元史,以老病辭歸,卒於寧海。著《柔克齋集》,有南戲《琵琶記》。《明史》卷二百八十五有傳。
- 引言
- 琵琶記考證
- 琵琶記插圖
- 齣目
- 正文
- 附錄:明清兩代名家論琵琶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