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先秦孝道研究

出版日期
199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57668063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1991年吉林大學博士論文】本文以先秦孝道為研究對象,廣泛涉及了先秦史學的各個領域,並分析和運用了近百年來歷史學、民族學、民俗學、倫理學、人類學和考古學等學科的大量新資料,第一次全面系統地考察了先秦時期孝觀念形成、發展、興盛、轉化的整個歷史過程。文章還從歷史哲學的理論高度,論述了孝道的本質、孝道與政治的關係、孝道的歷史內涵、孝道的文化特性、孝道的時代意義等重要問題,其中很多觀點都是由作者首次提出的新見解。
  • 內容簡介
  • 前言
  • 第一章孝道的本質與歷史內涵
    • 一、孝道的概念和本質
      • (一)從本義與起源上說,孝指子女善事父母
      • (二)從哲學上說,孝具有意識形態性質
      • (三)從倫理上說,孝是處理縱向血緣關係的行為規範
    • 二、孝道的歷史內涵
      • (一)兩種生產的社會結構原理及其適用範圍
      • (二)孝道發展的一般歷史過程
  • 第二章論孝觀念是父系氏族公社時代的產物
    • 一、孝觀念產生的前提條件具備於父系氏族公社時期
    • 二、關於中國父系民族公社的年代範圍
    • 三、孝觀念形成於父系民族社會的文獻證據
    • 四、孝觀念形成於父系民族社會的民族學考察
  • 第三章論孝道大行於西周
    • 一、夏商孝觀念的歷史積澱
    • 二、孝道大行於西周的文獻證據
    • 三、對西周孝道特點與本質的理論思考
      • (一)孝道大行於西周的社會歷史原因
      • (二)西周孝道的特點、本質及歷史進步意義
  • 第四章論孝道與周代禮樂文化
    • 一、禮的起源,本質及其與孝道的關係
    • 二、周代禮儀所反映的孝道觀
      • (一)冠禮:立孝弟之行以為人
      • (二)婚禮: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
      • (三)喪葬禮:孝子之志,人情之實
      • (四)祭禮:反本修古,不忘其初
      • (五)養老禮:陳孝弟之德以示天下
  • 第五章論春秋時代孝道的動搖
    • 一、春秋時代孝道動搖的文獻證據
    • 二、歷史發展的不平衡與地域文化對孝道的影響
    • 三、中國奴隸社會衰落時期的春秋社會特點與孝道動搖的歷史必然性
    • 四、春秋孝道的本質及其對歷史發展的阻礙作用
  • 第六章論戰國時代傳統孝道之衰微及其向封建倫理的轉化
    • 一、禮樂文化的解體與孝道衰微的一般狀況
    • 二、中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時期的戰國社會特點與孝道衰微的歷史必然性
    • 三、關於傳統孝道向封建倫理的轉化
  • 第七章論春秋戰國思想界對傳統孝道的認識與發展
    • 一、儒家論孝道
      • (一)孔子對西周傳統孝道的繼承和發展
      • (二)曾參對孔子孝道觀的闡發
      • (三)孟子對孔門孝道觀的傳承和發揚
      • (四)荀子對孝道的認識
      • (五)《孝經》的孝道思想及其實質
    • 二、墨家論孝道
    • 三、道家論孝道
    • 四、法家論孝道
  • 結束語幾個簡短的結論
  • 參考文獻總目
  • 後記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