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孩子說「不」,才會去做:法國父母最信任的育兒專家協助你聽懂孩子的語言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7240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當孩子出現」系列  
  ★法國一整個世代的母親,來當你跟孩子之間的翻譯機!
  ★精神分析結合兒科學,帶給父母不一樣的教養觀!

  ‧「快點吃飯」「不要!」
  ‧「把玩具收起來」「不要!」
  ‧「刷牙睡覺了」「不要!」

  學齡前的孩子「不要」連發,總令許多父母血壓飆高;孩子再大一點,狀況更多了:
  ‧小學了還尿床‧故意罵髒話‧欺負弟妹,手足打架‧遊戲時希望爸媽死掉……

  問題的背後,一定有原因
  法國家喻戶曉的教母級人物馮絲瓦茲‧多爾多醫師,對這些問題有獨到見解。多爾多醫師身兼母親、小兒科醫師與兒童精神分析學家,她溫暖開明的教養觀,影響了無數父母。

  本書是多爾多醫師教養智慧的精華,回答法國父母如雪片般飛來的育兒煩惱。秉持精神分析師的專業,她尋找每個問題的起因、給父母安心的建議,扮演親子之間的翻譯機。

  教育的首要條件,是視孩子為跟大人一樣的「人」
  多爾多強調,從出生那一刻起,孩子就已是具備溝通能力的人,與成年人是平等的。親子之間最重要的是以語言交流情感,才可能互相了解和成長。

  孩子說「不」,是為了表達自主
  例如,當孩子說「不」,其實具有正面的意義:「因為你要求我這麽做,我才說『不』,但我自己還挺想做的。」這時爸媽不必回答他,一會兒孩子自然就會去做了。

  書中還觸及以下問題:
  ‧婆媳教養觀衝突‧性教育‧覇凌‧向孩子解釋死亡‧和孩子分離‧孩子抗拒上學……

  親愛的爸媽,
  你可以不用照著我的方式教,但何不試試看?
  也許,你會找到更棒的溝通方法!
  • 封面
  • 愛兒學書系選書理念
  • 推薦序一 跨越時空與文化的交流
  • 推薦序二 所有的育兒問題都不會只有一個答案
  • 譯序 一位實踐者的真誠與人性關懷
  • 前言
  • 第1部 焦慮與攻擊
    • 1 總是有原因的──當孩子出現
    • 2 喊叫是為了引人注意
    • 3 離異與焦慮
    • 4 是寶寶造就了媽媽──關於餵食
    • 5 沒有「應該要會說話」這回事──說話與親吻
    • 6 做了就做了──關於焦慮
    • 7 了解新語言,接納新父母
    • 8 觸碰到孩子身體時──接受手術
    • 9 「我們就當她死了吧」──談攻擊性
  • 第2部 那些說不出口的…
    • 1 間接的問題──父職、出生與性
    • 2 有疲累的母親嗎?
    • 3 說不出口的問題──再談性教育
    • 4 在誰面前裸體?
    • 5 伊底帕斯情結
  • 第3部 嫉妒VS競爭
    • 1 人類從很小開始,就什麼都知道──當弟弟妹妹出現
    • 2 怎樣才是公平?──煩躁與任性
    • 3 哥哥用腦,弟弟用腳──兄弟之間的相處
    • 4 黏TT的小寶寶,嫉妒的雙胞胎
  • 第4部 分離、陪伴,以及如何安撫
    • 1 我們早就在等你了──孩子終於出生
    • 2 父親出遠門時
    • 3 誰拋棄誰?
    • 4 每個孩子有不同的睡眠習慣
    • 5 喜歡或愛欲──夜醒問題
    • 6 嬰兒應該被抱著的──談安撫
    • 7 「有人」是誰?──爸爸和媽媽
    • 8 心理臍帶的割捨及雙胞胎的養育──不斷重複出現的問題
  • 第5部 爸媽怎麼教
    • 1 關於孩子的大小便習慣
    • 2 孩子說「不」,才「會」去做──談順從
    • 3 是真是假──真有聖誕老人嗎?
    • 4 我們會死,因為我們活著
    • 5 待在家裡──家庭幼兒班與出外拍廣告
    • 6 他會是藝術家
    • 7 孩子需要生命力──休閒活動
    • 8 欺負別人或是受人欺負?──放學以後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