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法國父母最信任的育兒專家廣播電台節目「當孩子出現」系列第三集,篇篇犀利精彩可期。
★以心理及兒科專家專業解答親子教養常見的棘手問題,法式觀點值得台灣父母借鏡。
「當孩子出現」系列第三集
★「法國一整個世代的母親」的廣播斜槓人生,引發跨世代文化現象
★精神分析結合兒科學,讓家長理解問題根源,透視孩子真正的需要
身兼母親、小兒科醫師、兒童精神分析學家、廣播人等多重身分的馮絲瓦茲.多爾多,翻轉法國父母的親子教養觀,更對家庭關係、學校教育提出建言,是家喻戶曉的教母級人物。今日法國逾兩百所學校以她來命名,紀念其貢獻,影響力可見一斑。本書是「當孩子出現」系列第三集,探討議題更深入,例如:
想讓孩子學才藝,但孩子上鋼琴課卻像赴刑場……
音樂啟蒙越早越好,但學樂器並不等於音樂啟蒙。如果孩子討厭鋼琴課,可以請老師彈鋼琴給孩子聽,比勉強孩子彈琴好得多。某些孩子學樂器的渴望會到青春期才出現。
★以心理及兒科專家專業解答親子教養常見的棘手問題,法式觀點值得台灣父母借鏡。
「當孩子出現」系列第三集
★「法國一整個世代的母親」的廣播斜槓人生,引發跨世代文化現象
★精神分析結合兒科學,讓家長理解問題根源,透視孩子真正的需要
身兼母親、小兒科醫師、兒童精神分析學家、廣播人等多重身分的馮絲瓦茲.多爾多,翻轉法國父母的親子教養觀,更對家庭關係、學校教育提出建言,是家喻戶曉的教母級人物。今日法國逾兩百所學校以她來命名,紀念其貢獻,影響力可見一斑。本書是「當孩子出現」系列第三集,探討議題更深入,例如:
想讓孩子學才藝,但孩子上鋼琴課卻像赴刑場……
音樂啟蒙越早越好,但學樂器並不等於音樂啟蒙。如果孩子討厭鋼琴課,可以請老師彈鋼琴給孩子聽,比勉強孩子彈琴好得多。某些孩子學樂器的渴望會到青春期才出現。
- 封面
- 愛兒學書系選書理念
- 推薦序一 跨越時空與文化的交流
- 推薦序二 教養問題古今中外皆然,原來我不孤單
- 譯序 一位實踐者的真誠與人性關懷
-
第1部 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
-
1 孩子應該是在父母雙方都渴望下出生的──「計畫內的寶寶」或是「意料外的嬰兒」
-
2 你看,我摸到你了:這是我,這是你──孩子對鏡子的認識
-
3 讓孩子著迷的自然元素──火與水
-
4 當電腦電路相互糾纏──雙語現象
-
5 白雪公主是個從早到晚不停工作的人──如何活用童話故事
-
6 不只獨自與父母相處,更是與許多其他人相處──關於閱讀與電視
-
7 解釋噪音,父母喜歡音樂也讓孩子喜歡音樂──聲音:噪音與樂音
-
8 說出真相未必都是好事──多嘴、蠻橫以及告狀的人
-
-
第2部 對家長與學習的幾個建議
-
9 應該由孩子自己負責──作業的安排
-
10 為什麼學校一定要這麼苦悶?──缺乏教育的教學
-
11 為你的將來做好準備!──父母與學業
-
12 我受不了了!──談義務教育
-
13 愉悅的環境能讓孩子快樂──談主動式教學法
-
14 他們也有能夠勝任的事情──談身心障礙兒童
-
15 學業出色並不表示是天才──談均衡發展
-
16 寵溺孫子並非愛孫子──孫輩與祖父母的關係
-
17 誰有理?──談孩子、祖父母與父母
-
18 所有的工作都應有薪資──談(外)祖父母與父母之間
-
- 附錄 心理治療案例
- 幕後花絮 與作者女兒的巴黎之約
- 譯後記 劃過黑暗天際的閃亮流星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