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佛教思想發展史論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93329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法門無量誓願學!」該從哪裡開始學?
「學佛」與「佛學」其實並不衝突?!
從「佛學概論」、「佛教史」的雙重面向
探討中、印佛教各宗派的哲學內涵及其流變
帶領讀者一窺佛教思想堂奧
「正統的」婆羅門教、釋迦牟尼教團到五教十宗
從印度到中國,部派佛教的分裂與演變清楚介紹!
佛教,從印度到中國,不管在教團、戒律、教義等各方面,都有不同的內容發展。作者以佛教概論和佛教史的雙重角度,分析、考查中、印佛教在思想上的發展。概論式的面向,著重在佛教哲學問題的橫面意義,討論了佛教哲學中的各種重大問題。而佛教史的面向,則側重於這些哲學問題在歷史上的縱向發展。二者混用的寫作方式,具有截長補短的功效。本書即是以這雙重面向,討論了中、印佛教各宗各派的哲學內涵,因此它既是佛學概論,也是佛教史。
  • 再版說明
  • 第一章 釋迦的生平及其教團
    • 第一節 釋迦在世時的印度思想界
      • 第一項 「正統」的婆羅門教
      • 第二項 「非正統」的其他教派
    • 第二節 釋迦的生平及其教團
      • 第一項 釋迦的生平
      • 第二項 釋迦的弟子及教團
  • 第二章 印度佛教的分期
    • 第一節 根本佛教與原始佛教的實效主義
      • 第一項 根本佛教的實效主義
      • 第二項 原始佛教的實效主義
      • 第三項 根本和原始佛教的教理(一):四聖諦
      • 第四項 根本和原始佛教的教理(二):業力與緣起
      • 第五項 根本和原始佛教的教理(三):從無常觀到無我論
    • 第二節 部派佛教分裂的原因
      • 第一項 「十事非法諍」與部派的分裂
      • 第二項 「大天五事」與部派的分裂
      • 第三項 附論:「第三次結集」的傳說
    • 第三節 大乘佛教的興起
      • 第一項 「窟外結集」與大乘佛教
      • 第二項 大乘佛教的特質
  • 第三章 印度佛教的派別
    • 第一節 部派佛教的再分裂
      • 第一項 大眾部的再分裂
      • 第二項 上座部的再分裂
      • 第三項 說一切有部的基本哲理(一):一切有
      • 第四項 說一切有部的基本哲理(二):多元實在論
      • 第五項 說一切有部的基本哲理(三):六因四緣
    • 第二節 大乘佛教的派別及其中心思想
      • 第一項 中觀派及其中心思想
      • 第二項 《中(觀)論》的「空」義
      • 第三項 瑜伽行派及其中心思想
      • 第四項 無著和世親的唯心論哲學
  • 第四章 佛教文獻的形成與種類
    • 第一節 原始佛教文獻的集成
    • 第二節 部派及大乘佛教文獻的集成
      • 第一項 部派佛教文獻的集成
      • 第二項 大乘佛教文獻的集成
  • 第五章 中國佛教的傳入與宗派
    • 第一節 佛教的傳入中國
    • 第二節 排佛主張和佛教的因應之道
      • 第一項 排佛主張的提出
      • 第二項 佛教對排佛主張的因應之道
    • 第三節 中國佛教的宗派(一)
      • 第一項 毘曇宗與成實宗的成立及其中心思想
      • 第二項 地論、攝論與涅槃宗的成立及其中心思想
    • 第四節 中國佛教的宗派(二)
      • 第一項 三論宗與唯識宗的成立及其中心思想
      • 第二項 天台宗與華嚴宗的成立及其中心思想
      • 第三項 禪宗與淨土宗的成立及其中心思想
      • 第四項 密宗和律宗的成立及其中心思想
  • 版權宣告
  • 封 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