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典型在夙昔:經世濟民情懷書寫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78708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典型在夙昔——經世濟民情懷書寫」,運用敦煌文獻資料考證深入了解李白對於經世的理想與抱負,探討唐代宗佛經護國經世價值,蘇軾對陶淵明「影」的轉化,蘇軾烏臺詩案前的節慶感懷、蘇軾黃州時期詩詞中對於蜀地的思鄉情懷、鄭俠《流民圖》事件中的胸懷百姓疾苦大愛、李若水忠愍詩情之更迭轉化探論、使金文人宇文虛中與朱弁的忠義情感表現。領略了唐、宋、金三代文人書寫情懷,可以感知心懷生民社稷的典範人物,在俯仰天地之際,如何運用書寫抒發情感,著書立說流傳千古。
  • 緒論
  • 第一章 敦煌李白〈古蜀道難〉、〈月下對影獨酌〉詩歌探微
    • 一 前言
    • 二 〈古蜀道難〉
    • 三 〈月下對影獨酌〉
    • 四 小結
  • 第二章 唐代宗佛經護國經世價值──「出世」與「入仕」的詩情轉化
    • 一 前言
    • 二 佛經護國──邊疆的懷柔功用
    • 三 「出世」與「入仕」的詩情轉化
    • 四 小結
  • 第三章 蘇軾對陶淵明「影」的轉化──以烏臺詩案發生前的詩作為例
    • 一 前言
    • 二 陶淵明與蘇軾對「形」、「影」、「神」的詮釋
    • 三 蘇軾詩中「影」字的自我期許
    • 四 小結
  • 第四章 蘇軾宋神宗元豐元年的節慶感懷
    • 一 前言
    • 二 「歸來誰主復誰賓」的寒食感懷
    • 三 「月豈知我病」的中秋感懷
    • 四 「明日黃花蝶也愁」的重陽感懷
    • 五 小結
  • 第五章 君已思歸夢巴峽──蘇軾黃州時期詩詞中對於蜀地的思鄉情懷
    • 一 前言
    • 二 元豐三年──君已思歸夢巴峽,我能未到說黃州
    • 三 元豐四年──永夜思家在何處
    • 四 元豐五年──推手從歸去
    • 五 元豐六年至汝洲前──萬里家在岷峨
    • 六 小結
  • 第六章 鄭俠《流民圖》事件與相關詩歌探微
    • 一 前言
    • 二 《流民圖》事件
    • 三 詩歌探微
    • 四 小結
  • 第七章 以「詩」為鏡鑑「人」與「史」──李若水忠愍詩情之更迭轉化探論
    • 一 以史鑑人
    • 二 以詩鑑人與史──「皦然與日月爭光」
    • 三 小結
  • 第八章 使金文人從自責、羈留、到思鄉的忠義情感表現──宇文虛中與朱弁詩詞作品為例
    • 一 前言
    • 二 生平始末
    • 三 詩歌忠義情感的轉化
    • 四 小結
  • 第九章 結論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