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蟬嘒笈中:文學多元結構的生成和世界性路徑的探討

作者
出版日期
2019/01/1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8857156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以一名資深出版工作者和外宣從業者的視角,見證了文學在出版行為左右下在市場大潮中的起落浮沉,通過搜羅分析海量資料,研究“出版對新時期文學生成的影響”這一課題,探討文學多元結構的形成,梳理文學與西方融通的渠道和方式,追尋中國文學為西方文學所接受認同甚至成為世界主流文學,真正實現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理想路徑,不愧是出版領域裏鐘鼓樂之的大音希聲。
  • 緒論
  • 第壹章 現代出版業的發軔和文學機制的形成
    • 第一節 “場”的理論與“轉型期文學”
    • 第二節 工業化出版方式的出現對文學傳播的影響
    • 第三節 出版機構的悖熾與新文學的崛起
    • 本章結語
  • 第貳章 新中國成立後出版體制的揆構和對文學生成的影響
    • 第一節 出版機構的全民化進程
    • 第二節 出版事業體制的統建
    • 第三節 出版“事業化”運行和對“十七年”文學生成的影響
    • 本章結語
  • 第叁章 新時期出版機制的變遷與文學的轉型
    • 第一節 “改革浪潮”中出版業的轉軌
    • 第二節 出版促動文學多元化結構的形成
    • 第三節 地方出版業的異軍突起
    • 第四節 編輯角色的轉化——策劃的勃興
    • 第五節 出版對作家心態和新時期文學生成的影響
    • 本章結語
  • 第肆章 對外傳播體系的構擬和對文學的影響
    • 第一節 1949 年前中國文學的對外出版
    • 第二節 國家為資助人的外宣體制的建構
    • 第三節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文學的對外傳播
    • 第四節 出版在中國文化“走出去”國家戰略中的角色表達
    • 第五節 中國文學對外出版路徑的建構
    • 本章結語
  • 第伍章 抽樣個案分析
    • 第一節 《李自成》出版現象——時代背景下的遵命出版
    • 第二節 《白鹿原》和反腐文學——與主流意識形態同構
    • 第三節 王朔現象和余秋雨現象——尋求賣點的自我推銷
    • 第四節 《廢都》——共同利益結盟的創作與出版
    • 第五節 “布老虎”叢書和“美女作家”——“製造”作者和操縱文學的出版
    • 第六節 “晚生代”作家的出版沉寂——作家“自戀”與出版冷漠的“斷裂”
    • 第七節 《中國文學》——秉承國家意旨的“文學走向世界”
    • 第八節 “熊貓叢書”——中國文學在西方主流市場的崢嶸初露
    • 第九節 《譯叢》——“特立不獨行”的文學堅守
    • 本章結語
  • 結論
  • 主要參考文獻
  • 出版後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