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禪的理論與實踐

出版日期
2020/06/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598849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禪的理論」 × 「禪的實踐」
  ‧ 禪,是真正的現實主義。
  ‧ 禪境,不離現實生活,但問你心中有無牽掛障礙而已。
  ‧ 禪修的觀念和方法,能開發智慧、減少煩惱,同時也能幫助他人,這是自利利他的兩得其益。

  就像我們對著風掃地,揚起許多灰塵吹到自己的臉上,卻還指責說:「這些灰塵怎麼汙染了我的身體、我的面孔了?」這對灰塵是不公平的,灰塵並沒有要汙染我們,那是我們自己把灰塵揚起來以後,吹到臉上的結果。

  我們常常像撿石頭砸自己的腳,明明知道不該做的事,不該說的話,不該起的念頭,往往還是會做、會說、會起,如果能用禪的修行方法,生活的品質自然就會提昇,它是一種安定的力量,是開發智慧的方法,是超越主觀與客觀的態度。

  智慧心,讓自己活得快樂;慈悲心,讓他人活得幸福。

  不論是臨濟宗、曹洞宗的修行方法,目的都是要達成無我。無我是放下自我中心的煩惱,將執著、恐懼、憂慮之心消融化解,這時智慧和慈悲的心也就出現。智慧和慈悲出現,心就會平穩、快樂、明朗,這就是修行的結果。

  想要讓心安定,不一定要藉由打坐,但是要持久地鍊心,打坐卻是最有幫助的。不經打坐就能在生活裡除煩惱,是有這個可能,然而,各位不要存有這種占便宜的心理。以我來說,二十八歲時,我已有很深的體驗,可是三十歲時,我仍閉關修行了六年,現在雖然老了,我還是經常打坐。

  禪的修行,目的是要讓我們在生活中,能夠身心平安、少煩少惱,所以學到觀念、方法後,一定要經常練習,才能達此目的。一開始就想除煩惱,可能性並不大。

  ◎本書為聖嚴法師指導【禪修指引系列】最新出版,選文來自《法鼓山年鑑》、《人生》雜誌、《法鼓》雜誌等,依禪修主題編集成書,適合禪修入門及初階的讀者閱讀。
  • 封面
  • 禪的理論
    • 直覺、直觀、絕觀
    • 大地觀
    • 禪宗的頓漸法門
    • 禪宗對俱解脫的看法──心解脫者與慧解脫者之關係
    • 禪學與禪文化的人間性
    • 禪學與心靈環保
    • 大乘禪定的修行
    • 夢中人的夢話
  • 禪的實踐
    • 現在最美好
    • 身心安定
    • 身心自在
    • 用禪調心
    • 不隨魔鬼起舞的工夫
    • 無常與死
    • 「禪」在平常日用中
    • 禪與慈悲
    • 禪與人生
    • 身處颶風眼──如何在恐慌中得平安
    • 超越生命中的關卡
    • 禪與人間淨土
    • 禪與心靈環保
    • 生活,就是修行──禪與日常生活
    • 企業與禪修
    • 禪語釋疑
  • 附錄
    • 禪的現實主義——專訪聖嚴師父
    • 專訪聖嚴法師談禪四十九──中國禪宗史上的新紀元
    • 因緣是否就是業力?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